有機食品是一種安全、健康、符合環保要求的食品,市場前景十分美好,不少人對有機食品投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由于多種原因的存在,許多人對有機食品基地建設的要求并不了解。
據專業從事有機食品研究的南京環球有機食品研究咨詢中心主任席運官博士介紹,要建設好一個有機生產基地,應遵循以下三個基地原則。
一. 原則性與科學化相結合。
有機生產標準化是指在有機農業基地建設過程中,須嚴格遵守有機認證標準和認證要求。有機農業除了有一定的原理外,還有詳細的標準規定哪些行為與方法或物質是允許的,什么是限制的,什么又是禁止的;并且有專門的認證機構,按照有機生產標準,對基地進行檢查認證,如果違背了標準,基地就不能通過認證機構的有機認證,它生產的產品也不能以有機產品出售。而科學化是指在遵守標準的基礎上,應更深層次地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方法,如生態農業技術、生態經濟、循環經濟理論、農業產業化經營方式等,對基地進行規劃與設計,以提高基地的科技含量和綜合生產力、開拓市場的能力,以至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
根據我國目前有機生產基地的現狀可知,在基地建設方面,強調原則性多、而追求科學性少,多數基地生產單一,即使有不同的生產單元與作物品種,但相互之間缺乏必要的聯系,沒有形成一個有機的體系。在經濟效益方面,對產品價格過分依賴,一旦沒有獲得較好的價格,則效益普遍不高,從而影響生產者的積極性。而且,對原則性的強調與理解,大多數人也是被動地嚴守,而非本質上的理解,以至于對有機農業始終沒有正確的認識,始終停留在不用農藥與化肥的界面上,并且經常抱著懷疑甚至恐懼的心理看待有機農業。基于此,有必要對有機農業的原則性與科學性稍作解釋。
有機農業認證標準的制定來自于以下幾個基本原則:
①有機生產主要通過系統自身力量(如種植綠肥,充分利用土壤本身蘊藏的養分等)獲得土壤肥力。②建立盡可能完整的營養物資循環體系(充分利用有機廢棄物,合理施用有機肥等)。③禁止使用基因工程品種及其產物(基因工程品種不是自然產生的品種,違背自然規律)。④充分利用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機制來防治病蟲草害的發生(如多樣化種植,輪作,保護天敵等)。⑤根據動物天然習性進行養殖,以農場自產飼料為主(要求善待牲畜,保證牲畜健康生活,滿足動物的福利需要)。⑥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和易溶性礦物質肥料(易溶性礦物肥料容易造成養分流失,污染地下和地表水)。⑦不使用生長調節劑和含有化學合成藥物(如抗生素)的飼料。⑧保護不可再生性自然資源(土壤、礦物性資源與能源)。⑨生產充足的高品質食品。
理解了以上有機農業的基本原則,就能很好的理解有機認證標準,也可使生產者從被動遵守轉為主動接受。
有機生產基地建設的科學性是從提高系統綜合生產力和經濟效益的角度加以提倡的。生態農業在我國經過20年的發展,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績,全國已有100多個生態農業示范縣,而且有許多非常成功的生態村、生態農場,形成了眾多的農林牧副漁綜合生產的生態農業模式,生態系統的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原理得到充分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系統的綜合生產力和經濟效益。而生態農業與有機農業的理論基礎都是生態學,它們的主要區別只有對外界物資的投入上要求不一樣。 因此,有機農業生產基地的建設完全可以在我國生態農業的基礎上進行,將生態農業的模式因地制宜地應用于有機生產基地的規劃建設中,這樣,就可大大提高基地的科技含量,同時,也可提高其生產力與經濟效益。
二. 生產與市場開拓相結合。
有機食品作為安全、優質、健康的環保產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有機產品價格也普遍高于常規品種30%~50%,甚至翻幾倍,但高價格的實現要以市場接受為前提。因此,在基地建設過程中,要同時考慮市場開拓問題,這正是很多生產基地面臨的難題。目前,有機生產通常有兩種情況:一是一些貿易公司、加工龍頭企業持有有機食品的出口訂單,再組織農戶或農場進行生產;二是政府鼓勵農民或農場先進行有機生產轉換,再尋找市場。前者不存在眼前的市場問題,也是很多生產基地所期待的生產組織方式,而后者則經常具有盲目性。因此,有機生產基地建設者必須具備很強的市場意識,要充分考慮產品的市場前景,做好產品的營銷策劃(如選擇出口、主供國內大都市市場或基地周邊的當地市場、直銷或家庭配送等方式),否則很容易遭受挫敗。從目前情況來看,盡管我國有機產品仍然以國際市場為主,但國內市場也已經啟動,并處于較快的發展時期,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超市、專賣店已在銷售蔬菜、茶葉、大米等類別的有機食品,銷售量、需求量在快速增加,因此,國內市場和生產基地的周邊市場不可忽視。
三. 經濟、環境、社會三大效益相結合。
實現經濟、環境、社會三大效益是各種可持續農業方式的共同目標。在有機農業基地建設過程中,生產、管理人員要有實現三大效益的主觀意識。
環境效益,包括對基地的綠化美化、建造豐富多彩的田園景觀,保護野生生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土地和水資源,盡量減少裸地,避免水土流失,減少面源污染等。而且,保護好農業生態環境,是消費者愿意花高價購買有機食品、以激勵農民從事有機生產的原因之一。
經濟效益是有機生產極為重要的目標,一方面要通過種養結合、循環再生、多層利用的農業生態工程方式來降低生產和成本、提高基地的整體生產力。另外一方面,通過較高的價格回報來實現高的經濟效益,高價格是有機農業高經濟效益的重要保障。
社會效益包括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優質、安全、健康的產品,為勞動者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提高整個社會的環境保護意識,強調社會的公正性等。
在三大效益中,經濟效益是實現環境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動力因素,但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又是經濟效益的基礎,三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在有機生產基地建設過程中,要加強基地的宣傳,有意識地實現三大效益,并使它們都能夠有機地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