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公害農產品是指經中國無公害農產品管理機構審定,許可使用無公害農產品標志的安全、優質、面向大眾消費的農產品及其加工產品。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安全無污染的生產過程是生產無公害農產品的基本保證。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努力提高農業生產系統的自我維持能力,生產出充足、優質、無公害的農產品是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環境質量評價的目標。
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環境評價應從調查、評價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的環境條件入手,獲得評價所需的必要數量的信息,對調查、評價的精度要求、參評因子的選擇、評價標準、評價方法及質量的分級進行研究,用綜合指數對基地環境質量狀況進行綜合評定,提出分級標準,從而正確評價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的生態環境質量狀況。
一、基地自然環境條件調查
(一)調查原則
注重區域環境現狀及污染控制措施,兼顧外部環境對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的影響。
(二)調查方法
通常采用查、觀、聽、訪四種方法進行。
查:查閱該區域水文、氣象、地質、衛生、環保、農業等有關資料;
觀:現場考查產地生態環境現狀及外部污染情況;
聽:通過現場座談等形式,了解產地生產區域保障其生態環境及農產品(或原料)的質量控制措施,以及生產單位有關產品生產、加工各環節的質量保證措施。
訪:訪問了解各方面代表區域目前環境質量狀況的意見,以及生產基地的環境保護建議。
通過以上工作,達到對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生態環境概況的初步了解,為評價準備基礎資料。
(三)調查內容
1、收集有關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地概況。包括生產地及原料產地,地理位置圖,當地社會、經濟情況,自然條件概況,自然本底狀況,周圍污染源狀況等。
生產地的地理位置圖應包括生產地塊分布位置、村鎮、居民點、工業企業分布、道路、河流、灌溉井位等。
社會、經濟資料主要包括土地面積、人口、經濟結構、生產體制、發展方向(規劃)、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等。如果是生產企業,則還應包括企業性質、規模、發展簡史、管理水平、技術水平、產品種類、產量、產值、年利潤等資料。
自然條件資料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地質土壤、水文、氣象、植被、生物資源、綠化情況、防護林、水土流失、沙漠化、鹽漬化問題等。
自然本底情況主要是針對是否有自然本底缺陷或個別元素過高過低的問題。如:是否是高氟區、缺碘區,放射性本底高區等。
污染源狀況,一般要注意在主風向和次主風方向,以及水源上游約10公里范圍內是否有污染源,其它方向和下游方向可以控制在5公里左右范圍內。并弄清污染源的污染物質種類、性質、污染物量等(也包括較大居民點的生活污染源)。
2、調查了解農業生產結構布局及種植制度和農作物栽培過程中農藥、化肥的施用以及農業廢棄物的排放(畜禽糞便、秸稈、廢水及其它初加工廢物等)等生產性污染源和污染物對基地本身及其周圍環境產生的直接和間接影響。
(四)基地環境的優化選擇
通過對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的自然環境條件的調查、了解,對基地環境進行優化選擇。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環境的優化選擇條件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基地周邊5公里以內無污染源(包括工礦、醫院等污染源),農田灌溉水質符合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灌溉水質標準,農田土壤環境質量符合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大氣環境質量符合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大氣質量標準。
2、應選擇在作物的主產區、高產區和優異獨特的生態區。
3、要求土壤肥沃、旱澇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