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采取有效的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實現QMS及ISO22000體系的持續改進。
2、適用范圍:
適用于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制定、實施與驗證。
3、職責
3.1質量部負責組織對體系、產品持續改進的策劃,當出現存在和潛在的質量問題時發出相應的《糾正和預防措施報告》,并跟蹤驗證實施效果。
3.2人事行政部負責在出現環境問題時發出相應的《糾正和預防措施報告》,并跟蹤驗證實施效果。
3.3各部門負責實施相應的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
3.4管理者代表負責監督、協調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實施。
3.5銷售部負責有效地處理顧客意見。
4、程序
4.1持續改進策劃:
4.1.1組織要達到持續改進的目的,就必須不斷提高質量、食品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在實現質量方針和目標的活動過程中,持續追求對QMS及ISO22000體系各過程的改進。
4.1.2日常的改進活動:
對日常改進活動的策劃和管理參見4.2,4.3條款執行。
4.1.3較重大的改進項目:
涉及對現有過程和產品的更改及資源需求變化,在策劃和管理時應考慮:
a) 改進項目的目標和總體要求;
b) 分析現有過程的狀況確定改進方案;
c) 實施改進并評價改進的結果;
4.1.4質量部通過質量方針和目標的貫徹過程、審核結果、數據分析、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實施,管理評審的結果,積極尋找體系持續改進機會,確定需要改進的方面(如技術改善、工藝優化、資源配置及環境質量的改善等),組織各部門進行策劃,制定“改進計劃”報管理者代表審核,總經理批準后,予以實施。
4.2糾正措施:
4.2.1對于存在的不合格應采取糾正措施,以消除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再發生,糾正措施應與所遇到的問題的影響程度相適應。
4.2.2識別不合格
對QMS及ISO22000體系各過程輸出的信息進行識別;
a)生產過程中出現重大質量問題,或超過組織規定質量目標值時;
b)管理評審發現不合格時;
c)顧客對產品質量投訴時;
d)內審發現不合格時;
e)出現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f)供方產品或服務出現嚴重不合格時;
g)其他不符合質量方針、目標、或QMS及ISO22000體系文件要求的情況;
h)當監控顯示出現偏離關鍵限值時。
4.2.3原因分析、措施的制定、實施與驗證:
可采用統計技術或試驗的方法來確定主要原因。
4.2.3.1對情況a) b) g)質量部填寫《糾正和預防措施報告》確定責任部門;由責任部門填寫“原因分析,”制定糾正措施并實施,質量部跟蹤驗證實施效果。
4.2.3.2對情況c),由銷售部填寫《糾正和預防措施報告》中“不合格事實”轉質量部確認并確定責任部門,由責任部門分析原因,制定糾正措施并實施質量部跟蹤驗證實施效果并將結果反饋給銷售部,由銷售部及時轉告顧客并取得顧客滿意。
4.2.3.3對情況d),由審核組發出《內部審核不符合報告》執行《內部審核程序》。
4.2.3.4對情況e),人事行政部填寫《糾正和預防措施報告》中“不合格事實”及“原因分析”定出責任部門,由責任部門填寫糾正措施并實施,人事行政部門負責跟蹤驗證實施效果。
4.2.3.5當出現情況f)時,質量部填寫《糾正和預防措施報告》中不合格事實,轉采購部通知供方,要求供方進行原因分析,并將糾正措施反饋給采購部,質量部對其下一批來料進行跟蹤,驗證,執行《采購控制程序》對供方控制的規定。
4.2.3.6當出現h)時,生產部門應確保關鍵控制點和過程恢復處于受控狀態。當關鍵控制點失控時生產的產品為不合格品,應按照《不合格品處理程序》進行處理。當必要過程沒有達到預期要求時,責任部門應及時糾正,減少由此產生的影響。質量部發出《糾正和預防措施報告》,責任部門進行原因分析,擬定對策并實施,質量部門進行驗證。
4.2.4每項糾正措施完成后,監督部門進行跟蹤驗證,生產部門負責人對實施效果的有效性進行評審,評審其能否防止類似不合格繼續發生,并在《糾正預防措施報告》上簽名確認。
4.3預防措施:
4.3.1組織應識別潛在的不合格,并采取預防措施,以消除潛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發生,所采取預防措施與潛在問題的影響程度相適應。
4.3.2識別潛在不合格:
質量部要及時重點分析如下記錄:
a) 供方供貨質量統計,產品質量統計;
b) 以往的內審報告,管理評審報告;
c)糾正、預防、改進措施執行記錄等;
以便及時了解體系運行的有效性、過程、產品、環境質量趨勢及顧客的要求和期望;并在日常對體系運作的檢查和監督過程中,及時收集分析各方面的反饋信息。
4.3.3發現潛在的不合格事實時,根據潛在問題影響程度確定輕重緩急,由質量部召集相關部門討論原因,定出預防措施和責任部門;質量部填寫《糾正預防措施報告》的潛在不合格事實,經責任部門分析原因并制定預防措施后實施,質量部跟蹤驗證實施效果,質量部部長對有效性進行評審,并在《糾正和預防措施報告》上簽名確認。
4.4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控制及記錄
4.4.1在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實施過程中,管理者代表配置必要的資源,協助分析原因和確定責任部門,并監督措施的實施過程。
4.4.2質量部編制《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實施一覽表》,記錄各次措施的發出時間,責任部門進行原因分析,再次限期完成。
4.4.3由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引起的對體系文件的任何更改,按文件與資料管制程序執行。
4.4.4重要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的相關記錄應作為下次管理評審的輸入之一。
5、相關文件:
5.1《內部審核程序》
5.2《采購控制程序》
5.3《文件控制程序》
6、記錄
6.1《內部審核不符合報告》
6.2《改進、糾正和預防措施實施情況一覽表》
6.3《糾正和預防措施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