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中,流程和制度都是規則。那么它們有什么差別?現代企業為什么一定要實施流程管理,而不能用制度來實現管理的精細化?流程能夠代替制度嗎?本文就來解答這幾個問題。
1、流程和制度有不同的特質
流程是線性的、連貫的、客觀的。流程是做事的路徑,是動作的組合。比如做一件事情由五個動作來完成,那么流程描述出來就是清晰的五個活動的組合。它們是鏈接起來的,有先后的順序,不能多也不能少。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知道一條流程表達的是不是正確。其實不管我們是不是表達它們,它們都是存在著的,流程是具有客觀性的。
制度是篇章式、片段的、模糊的。制度的形態是文本化的,文本的結構是按照章、節、目、條、款在組織的。這樣的表達是非線性的方式,雖然一般我們也可以按照做事情的先后順序去描述,但是這樣的描述中是不是有重疊、缺失,或者顆粒度的不一致,我們根本無法去識別和判斷。當我們要用制度來規范一項業務的時候,沒有什么規則會告訴我們到底要寫5條、10條還是20條,也沒有辦法去制定這樣的規則,因為它本身就是不連貫的。制度是人們的行為準則,這樣的準則是一種契約,我們不去制定這樣的契約它們就不會存在。
2、流程管理比制度管理更精確
在企業管理現實中,基于制度的管理總是看起來要復雜,而結果卻不精確。通常具有相當規模和歷史的企業,制度都有上百份。這些制度是補丁摞補丁的方式構建的,不同時間不同部門發布,有重疊,有交錯,有缺失,有沖突,而我們又很難有一個標準去約束和規范它們,最多是形式上的規范,而對內容的管理顯得無能為力。這并不是管理制度的人不負責任,而是制度本身的特質決定了必然形成這樣的結果。
基于流程的管理就完全不同。對于流程,可以有嚴謹的結構,可以有標準的顆粒度,可以有規范的語言;更重要的是可以有非常精確的內容,確保不會有缺失、重疊、交錯和沖突。這就使得管理的精細化成為一種可能,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流程管理代替制度管理成為運營管理的核心手段是一種必然。
3、流程和制度有不同的功能
制度作為一種“提要求”的規范,關注的是結果。而關注結果的問題就在于,結果是有很多影響因素的。如果我們不對過程進行控制,當影響因素變化的時候,我們很難保證結果必然會出現。比如人的能力對于結果的影響。
流程作為一種規范,定義了人們做事情的路徑和方法,關注的是過程。相對規范結果來說,規范過程的好處就在于能夠讓結果更穩定。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流程要讓不同的人做同樣的事情有相同的結果。這正是企業家們處心積慮要達到的一種境界,因為這樣就意味著企業運營成本和質量的可控。
4、流程和制度的相互作用
流程和制度是兩種管理體系(在我們融合它們之前),它們的特質和功能是不同的。現代企業管理精細化的需求,決定了我們需要用流程來代替制度成為管理對象的主角和核心。但這并不是說我們要用流程來代替制度,這完全是兩回事。
就像我們前面文章中講過的,流程是河道而制度是堤壩。制度需要沿著流程來布置才能實現它的有效性;流程需要制度來確保能夠對行為的約束。它們不應該是相互代替的關系,一個理想的狀態是流程和制度是相互匹配的。它們共同作用定義做事情的路徑和要求,才使得企業的規范完整而有效。
在流程和制度的融合中,流程應該是主線,因為它具有連貫性和客觀性的特性。而有的企業卻反其道行之,要求在制度后面附加流程,結果很多制度的內容根本無法用流程去表達,而使得流程成為制度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完全失去了流程應該有的作用。
制度和流程相互匹配的結果,最終應該形成一套一體化的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