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審是組織評價質量管理體系符合性、實施自我改進的重要途徑,內審的質量直接影響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質量。提高內審質量的著眼點應放在以下5個方面。
一、依據體系運行的要求搞好內審方案的策劃
一定要事前策劃內審方案,策劃應與組織對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要求相一致。通常,在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的前2年,組織對體系運行的符合性要求多一些,內審的重點宜放在是否符合體系文件的要求方面。體系經過1~2年的運行已逐步成熟,其要求轉向有效性和效率方面,內審也要向這個方向轉變,不僅要審核是否符合體系文件的要求,而且要愈來愈偏重于過程控制是否充分、有效或高效,產品質量是否滿足顧客和法律法規的要求等較深層次的符合性。例如,對培訓過程控制的審核,體系建立之初主要審核有無培訓計劃,培訓計劃是否落實,是否有記錄;體系成熟后,審核重點則轉為培訓計劃的制定是否符合體系運行的要求,培訓效果是否達到培訓策劃的要求,培訓后為體系帶來哪些可喜的變化等方面。
內審方案的策劃,應在每年制定內審計劃時進行,并在管理評審時對內審過程(包括輸入、輸出)進行評審,使內審與質量管理體系互促互動。
二、運用過程方法
大部分組織采取依據文件編寫檢查表的方法進行內審。這種方法只能使內審停留在淺表的層次,無法對組織沒有識別和控制的過程進行審核,不易對體系運行的有效性和效率做出判斷。隨著體系的逐步成熟,這種方法往往會使內審演變為走過場,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依據過程方法進行內審,首先要對過程進行再識別。再識別的輸出是組織對過程的識別是否充分,以及識別不充分時的糾正措施。再識別相當于文審。其次是審核組織對過程的控制是否充分和有效,發現過程控制有無遺留問題、是否有效和高效。
依據過程方法進行內審,內審員應該熟悉標準的要求和過程控制的方法,依據識別的過程編寫檢查表。對涉及組織所有部門或多個部門的過程,如文件和記錄的控制、培訓、內部溝通等過程,均應逐部門、逐過程進行審核,以確保內審的充分性。
三、圍繞內審策劃結果組織內審員培訓
作為內審準備的重要工作,內審前一般應組織內審員進行培訓。培訓內容除了統一審核的目的、范圍、方法和思路外,主要是怎樣實現內審策劃和突出內審的重點。可將體系運行的符合性,對過程和產品控制的有效性、效率等作為內審的重點。培訓的重點要與策劃的內審重點相一致,為實現內審策劃提供條件和基礎。
培訓內審員的方法要力求多樣化,以培訓的有效性作為測量標準。例如,可以采用模擬審核的方法進行演練,通過互相觀摩學習,起到審核預習的作用。再如,可以采取展評檢查表的辦法,達到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的目的。隨著內審要求的逐步深化,培訓內審員的內容和方法也要隨之深化。
四、提高現場審核的有效性
內審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現場審核的質量,取決于現場審核的覆蓋面是否到位(體現適宜性和充分性),是否使受審 核部i ]改善質量管理現狀(體現有效性和效率)。由于內審員-般由組織中的員工組成,大多不熟悉受審核部門的工作流程,職位往往也低于受審核部門的負責人。管理者代表應親自主持審核重點部]和關鍵過程,由資深內審員進行審核。在審核過程,審核人員應合理分工、合理搭配,及時掌握審核進程,并在審核結束后與受審核部門負責人溝通。如果發現內審失效或效果不理想,應采取糾正措施,確保現場審核的有效性。
五、以徹底消除不合格為目的把好糾正措施的驗證關
許多組織的內審往往是重審核,輕驗證。審核時搞得人人緊張、轟轟烈烈,審核后草草收場。其癥結在于內審的組織者對審核的要求偏低,目的性不強,糾正措施驗證把關不力。內審的組織者(-般是管理者代表 )要站在提高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水平的高度,事先強調以徹底消除內審發現的不合格為目的的進行驗證的要求。
其次,對不合格糾正措施的驗證要確保每一個不合格項的原因分析準確 ,糾正措施及糾正實施有效;應將文件驗證與現場驗證結合進行,側重現場驗證(可采取現場抽查整改效果、驗證有關人員的能力、調查顧客感受等方式進行現場驗證)。
第三,注重不合格糾正措施的長期效應,有的不合格不能通過一次整改就徹底消除,尤其是涉及人員習慣的操作性不合格,重復發生的可能性很大,應在驗證合格之后繼續給予足夠的關注,督促受審核部門采取預防措施,防止這些不合格的重復發生。
其次,對不合格糾正措施的驗證要確保每一個不合格項的原因分析準確 ,糾正措施及糾正實施有效;應將文件驗證與現場驗證結合進行,側重現場驗證(可采取現場抽查整改效果、驗證有關人員的能力、調查顧客感受等方式進行現場驗證)。
第三,注重不合格糾正措施的長期效應,有的不合格不能通過一次整改就徹底消除,尤其是涉及人員習慣的操作性不合格,重復發生的可能性很大,應在驗證合格之后繼續給予足夠的關注,督促受審核部門采取預防措施,防止這些不合格的重復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