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程”定義反映了系統論的觀點。“過程”是一個開放的系統,有輸入、轉化和輸出。
輸入是“過程”的基礎和依據,一要輸入和使用過程評審或驗證的、充分與適宜的資源,包括人員、資金、設施、設備、技術和方法,作為轉化的基礎;二要輸入和使用經評審或審批的、完整和正確的對輸出的要求。如設計過程的設計任務書可作為轉化的依據。
轉化,是由具有資格的人員以充分與適宜的資源為基礎,以對輸出的完整和正確的要求為依據,進行有控制的、將輸入轉化為輸出的活動,如設計過程的設計活動。
輸出是過程的目的和結果。還以設計過程為例,對設計計輸出的文件應進行評審,以確保其滿足對輸出的要求,即設計任務書的要求。
相互關聯。以因果關系為例,對一個“過程”來說,只有輸入的資源是充分與適宜的,才有可能使得輸出的結果滿足對輸出的要求。對諸多“過程”而言,應確定適當的過程之間的順序。
相互作用。對一個“過程”來說,若作為轉化依據的對輸出的要求有缺項,則輸出的結果必然不完整。對諸多“過程”而言,如上一“過程”未實現預期的結果,必然會對下一“過程”有負面作用。
活動,包括對輸入資源進行評審或驗證、對輸出的要求進行評審或審批、進行轉化、對輸出的結果進行評審等活動。這些活動都應在受控條件下進行。
“過程”應有控制過程,使得“過程”依據程序文件有效運行。這樣才能獲得增值的效果,即輸出的價值高于輸入的價值。
到位的控制程序、適宜的資源輸入、正確輸出要求、受控的轉化活動和預期的輸出結果,是“過程”有效運行的五個要素和環節。
在諸多“過程”形成的“過程網絡”中,上一“過程”的輸出是下一“過程”的輸入。“過程網絡”的有效運行帶來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有效性和高效率。
貫標組織應通過對“過程”定義的認真學習和正確理解,依據ISO9001:2000標準的要求,系統地策劃質量管理體系所需的諸多過程,識別和確定這些過程的順序和相互作用,規定過程的運行方法和要求,控制過程運行,實現預期結果,持續改進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