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商驗廠是供應商評估的重要環節,其評估基于文件體系、現場運營、設備管理、物料管控等所有影響供應商供貨的影響因素。
無論你是采購還是業務,無論你是老板還是員工,在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中,都應當會去驗廠或者接收別人的檢驗。那么驗廠的目地為何?驗廠的流程經及如何驗廠才能達到驗廠的目地?有哪些常見的陷井會誤導我們對驗廠結果的判定呢?
1 驗廠的目的是什么?
其一買家希望通過驗廠對供應商作進一步了解,獲得生產規模、管理水平、技術水平和勞資關系等方面的具體信息,并將這些信息比對其供應商標準作綜合評估,再根據評估結果進行取舍,驗廠報告為買家判斷該供應商是否可以長期合作提供了依據。
其二驗廠還可以幫助買家維護良好的聲譽和發展的可持續性。經常可以看到國外的一些媒體曝光某著名品牌使用童工、監獄工或者嚴重剝削勞力的事情,(比如蘋果公司在華的血汗加工廠)結果是這些品牌不僅遭受巨額罰款,還有來自消費者的聯合抵制。
現如今,驗廠不僅僅是采購企業自身的需要,也是迫于歐美法令的必要舉措。當然,這些解釋都有些太書面化了,其實我們現階斷絕大多數人去驗廠的目的更簡單,首先就是看這個工廠存不存在;其次看這個工廠的實際情況是不是跟宣傳資料和業務人員嘴上說的那么好。
2 驗廠流程及如何驗廠才能達到驗廠目地?
①采購人員與供應商的溝通
就驗廠的時間、人員組成,以及驗廠過程中那些需要廠方配合的事情提前說明。有些正規的大家,在驗廠之前,就需要廠方提借供他們的基本的資料,比如營業執照,稅務登記,開戶銀行等等,有的還需要填寫一份采購方提供的詳細的書面審核報告。比如我之前在臺資廠上班sony來我司驗廠,在驗廠之前,就發了一份他們的驗廠審查報告,里面內容非常詳細,細小項目有數百項之多,公司的生產,營銷,工程,品質,倉儲,人事等等環節都有相應的審查項目。
②驗廠首次見面會
雙方人員的簡單介紹。安排好陪同人員,驗廠的時間安排。這跟ISO審查的套路一樣。
③文件體系的審查
公司的文件體系是否齊全。比如公司有采購部,有沒有就采購活動形成一份文件。比如公司有設計開發,那么有沒有文件體系對設計開發活動形成程序文件。如果重要文件沒有就是屬于重大缺失。
④現場審查
主要是去現場看,比如車間,倉庫的5S,消防設施,危險品標識,物料標識,平面圖等等。比如機器保養表,有沒有如實填寫。有無人簽名等。
⑤工人訪談 管理人員訪談
工人面談的對象選擇可以是公司花名冊中隨機抽取,也可以是有傾向地抽取,如刻意挑選16~18歲的未成年工,又或者是被審計員在現場檢查時記錄下工號的那些工人。
面談的內容基本都和工資工時、工作環境等相關。為了保護工人的權益,面談的過程對廠方嚴格保密,既不允許廠方管理人員在場,也不允許其在面談室附近區域逗留。
如果在驗廠中仍有些問題不明白的,可以跟公司的管理人員再次溝通,了解更深的情況。
⑥總結會議
驗廠過程中看到的優點和不符點加以總結。這個總結會以書面的形式當場給工廠確認并簽章。不符合事項需要如何改變,何時改進,誰來完成等資料在一定時間內傳給驗廠方確認。不排除第二次,三次驗廠的可能。
客戶驗廠的流程跟ISO來廠審查基本差不多,但有一點不同的事。ISO來驗廠是收取公司的費用的,是幫助公司發現缺點改進缺點最終符合要求的。而客戶來驗廠,主要是看公司符不符合他們的要求,你是否有資格成為他們的合格供應商,他不收取你的費用,所以比ISO審查更嚴一些。流程是這樣,那么客戶的驗廠人員如何驗才能看到企業的真實面呢?個人實戰經驗總結如下:
⑦文件皆浮云
基本上不用去看太多的程序文件,程序文件這玩藝太容易了,ISO能通過的廠,這方面基本沒問題。作為審核方記得少看文件多看記錄。看他們有沒有安文件執行。
⑧單一的記錄沒有任何意義
要按一條線索審查。比如你問采購部有沒有合格供應商名冊?比如你問計劃部有沒有生產計劃表,比如你問業務部有沒有訂單評審?比如你問品質部有沒有來料檢驗?讓他們去找這些單獨的資料是一定可以提供的,如果這樣也提供不了,這樣的廠就不用審了,直接回家睡大覺去另找一家吧。
那應該怎么審呢?很簡單,比如隨機抽一張客戶的訂單,要業務部提供這張訂單的評審報告,要計劃部提供這張訂單對應的物料需求計劃表,要采購部提供與這張訂單對應的采購單,要采購部提供這些采購單上面的廠商是否在合格供應商名冊內,讓品質部提供這些物料的進料檢驗報告,讓工程部提供對應的SOP,要生產部提供對應生產計劃的生產日報表等等。如果這樣一路查一下發現不了問題,說明這樣的廠還是蠻可靠的。
⑨現場審查作為重點
其中重中之重是有沒有先進的生產設備檢驗設備。
文件可以弄幾個人寫得漂漂亮亮,但現場就不是那么容易作假。特別是一些死角。比如廁所,比如樓梯,比如機器設備上的型號產地等。突擊檢查的效果更佳。
⑩工人訪談 管理人員訪談
跟管理人員可以訪談從他們的回答中找答案。跟員工訪談更重要在聽,而不是問。審查人不要廠方的人陪,去員工餐廳選地方跟員工一起吃餐飯隨便聊聊比你問一天更有效果。
3 以下這些常見的陷井會誤導我們對驗廠結果的判定:
①注冊資金
很多朋友都以為注冊資金多就表示這工廠有實力。實際并不然,有沒有100w或者1000w在中國都可以注冊一家注冊資本為100w或者1000w的公司,只不過要多用點錢給代理注冊的公司罷了。他根本不需要先拿出100w或1000w去注冊。
②第三方評審的結果
比如ISO審查,QS審查。
現在在中國要拿到ISO證書太容易了,1-2w就能買一張。所以說實在的,我實在不敢茍同那張廉價的ISO證書。不過這里面也有個小技巧,越是大廠的ISO證書越有點用,因為ISO審核方也不想砸自己的招牌,越是有知名度的廠他們的審核越嚴,越是沒啥名氣的廠他們基本上可以賣ISO證書。
③完美的文件體系
文件寫得太好,而執行太爛。甚至文件跟實際的操作根本就是二回事。有些廠為了應付審查,有專人做ISO文件的,而這些天天呆在辦公室寫文件的人對公司的實際運作了解多少,誰也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