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材采購風險通常是指包材采購過程可能出現的一些意外情況,包括人為風險、經濟風險和自然風險。
具體來說,如采購預測不準,導致物料難以滿足生產要求或超出預算、包材供應商群體因為設備或環保問題導致產能下降,從而導致供應不及時、貨物不符合訂單要求、呆滯物料增加、采購人員工作失誤、供應商之間存在不誠實甚至違法行為,這些情況都會影響包材采購預期目標的實現。
今天,我們分享一篇關于包材采購風險管理的文章,供您參考。
1 規避包材采購風險的手段
任何事物都有風險,采購風險歸根結底,也是可以通過一定手段和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和規避的。主要的手段有:
做好年度營銷計劃預算及包材采購策略規劃;
慎重選擇包材供應商,重視供應商的篩選和評級;
嚴格審查訂貨合同,盡量完善合同條款;
拓寬信息渠道,保持信息流暢順;
完善風險控制體系,充分運用供應鏈管理優化供應和需求;
加強過程跟蹤和控制,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處理,以降低采購風險。
充分利用專業化的信息網站,有助于采購人員更方便、更準確地獲取信息,為評判供應商和產品提供依據。同時公司對重要的包材供應商可派遣專職駐廠員,或經常對供應商進行質量檢查。
采購應減少對個別包材供應商大戶或者關系戶的過分依賴,可采用備選方案及備選供應商,以分散采購風險。
至于預算,由于包材采購預算是基于物料成本及銷售預測等數據推算出來的,以接單式生產為主的公司應注意一些關鍵包材及配件能否在要求的時間發貨,適當運用現貨結合等方法以減少風險,在項目開發前充分與所有包材供應商溝通,使供應商清楚配合的方向及要求。
2 降低采購風險的關鍵
企業要降低質量、交期、價格、售后服務、財務等方面的采購風險,最關鍵的是與包材供應商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需注意幾個階段。
首先是包材供應商的初步考察階段:在選擇供應商時,應對供應商的品牌、信譽、規模、銷售業績、研發等進行詳細調查,可以派人到對方公司進行現場了解,以做出整體評估。必要時需成立一個由采購、質管、技術部門組成的供應商評選小組,對供應商的質量水平、交貨能力、價格水平、技術能力、服務等進行評選。在初步判斷有必要進行開發后,建議將自己公司的情況告知供應商。
其次是產品認證及商務階段:對所需的包材制品質量、產量、用戶情況、價格、付款期、售后服務等進行逐一測試或交流。
第三是小批量認證階段:對供應商的包材產品進行小批量的生產、交期方面的論證。
第四是大批量采購階段:根據合作情況,逐步加大包材品類的采購力度。
第五是對供應商進行年度評價:對合作很好的包材供應商,邀請他們到公司交流明年的工作打算。
3 采購人員不能只考慮采購風險
采購作為連接公司與供應商之間的窗口和橋梁、公司的輸入部門(營銷為輸出部門)、公司的利潤中心,不能只考慮預測和防范采購風險,更應該站在整個公司的角度上,考慮由此對公司制造、物流、財務、營銷、質量、售后服務等各方面造成的影響。
同時要注意核算企業總權益成本,而不只是采購成本,使得整個公司的利潤最大化、成本最低、風險最小,從而由外向內、由下向上對公司的管理進行整合。
為了更好地解決這方面的問題,提高總體利潤率,將風險與損失降至最低,可以將采購部門劃分為供應商管理組與采購組。
供應商管理組主要負責供應商尋源、總成本控制、風險防范、產品質量與供貨商綜合能力評估(包括供貨商的物流狀況、售后服務、公司財力、整體管理能力等);
采購組根據供應商開發提供的信息,結合公司的生產狀況與需求量進行購買與跟蹤訂單,雙方互相協作,既防止腐敗的產生,又可以完成公司的整體訂單目標。
4 結語
采購風險無處無在,如果可以有效提供供應商開發人員與包材采購人員的專業技能,同時對供應商進行多方位的支持與輔導,將供應商納入到品牌的供應鏈體系內,進行系統化的運營指導,使供應商與品牌可以共同成長,相信此時的采購風險會被專業的管理而降至最低,實現采供雙方的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