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市場監督管理局的相關要求,為了更好的適用于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的要求,積極響應國家關于加強食品安全的方針政策,最大限度的保證食品安全,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企業食品生產過程質量監督計劃。
感官檢驗
四、生產環境與員工監控
一、清洗消毒
1.1 洗手設施配備充足,水龍頭數量能滿足同班次食品加工人員,配備足夠的洗手消毒設施:如水龍頭、消毒池、洗手液、酒精消毒液、干手器等(符合GB14881規定),多人使用不影響出水量;
1.2 水龍頭非手動開關,配備干手和消毒設施,狀態良好;
1.3 配備無味洗手液;
1.4 消毒液濃度,與標準相符;
1.5 消毒液配制記錄要與標準、實際相符;
1.6 消毒液等化學物品標識要清楚,專處保存,專人發放;
1.7 車間入口洗手消毒處應張貼洗手消毒流程圖;
1.8 洗手消毒設施、設備應處于正常使用狀態、無破損。
二、生產過程記錄監測頻率
2.1 輔料的自檢自控
感官檢驗
檢驗項目 | 標準要求 | 檢驗頻率 |
氣味 | 符合固有氣味,無異味 | 每批次、生產領用前 |
形態 |
良好
|
每批次、生產領用前 |
包裝、表示 | 包裝完好、信息正確 | 每批次、生產領用前 |
凈含量 | 符合規格重量要求 | 每批次、生產領用前 |
異物 | 無異物、夾雜物 | 每批次、生產領用前 |
2.2 包裝物料的自檢自控
包裝物料有專門的倉庫進行存放,嚴格按照離地離墻、防霉防潮防鼠的要求操作。內外包裝物料區分存放。公司對包裝物料上游供應 商實行合格供方評審制度,對上游供方進行索證備案,建有合格供方 檔案,所用包裝物料均來自供方檔案中的合格供方。第一次供貨的廠 家必須向技術中心及相關非責任提供工廠的基本資料。
2.2.1 感官檢驗:
物料使用時接收人員和品控員對其印刷內容、氣味、異物等進行確認。
檢驗項目 | 標準要求 | 檢驗頻率 |
印刷內容
|
墨色勻實,圖案文字清晰,無油污、
水化現象,無錯位、無重影。圖案、 文字邊緣齊整,無毛齒。
|
每批次、生產領用時 |
材質 | 符合合同要求 | 每批次、生產領用時 |
尺寸 | 符合合同要求 | 每批次、生產領用時 |
氣味 |
無異味、異臭
|
每批次、生產領用時 |
異物 |
無污物、異物
|
每批次、生產領用時 |
2.2.2 微生物檢查
內包裝按照要求進行表面樣品的檢查。第一次使用的物料,前三批批檢查,正常后,每月抽查一次。
檢驗項目 | 檢驗方法 | 標準要求 |
檢驗頻率
|
細菌總數 | 抽查 | ||
大腸菌群
|
抽查 | ||
...... | 抽查 |
2.2.3 理化檢查
必要時,對包裝物真空封口強度、耐壓強度、粘合強度、耐破強度等進行確認。
三、加工過程的自檢自控
3.1 半成品監控
每日生產過程中對半成品進行感官檢驗,必要時根據不同品類要求取樣品進行微生物檢驗。
3.1.1 感官檢驗
檢驗項目 | 標準要求 | 檢驗頻率 |
重量 | 符合工藝重量要求 | 每半小時稱重計量 |
形態 | 良好 | 抽樣 |
異物、夾雜物 |
無異物、夾雜物
|
抽樣 |
香味 | 具有固有香味 | 抽樣 |
肉質組織 | 良好 | 抽樣 |
3.1.2 微生物檢驗
檢驗項目 | 檢驗方法 | 標準要求 | 檢驗頻率 |
細菌總數 |
送檢驗員檢測
|
符合相關微生物標準 | 抽樣 |
大腸菌群 | 送檢驗員檢測 | 符合相關微生物標準 | 抽樣 |
大腸桿菌 | 送檢驗員檢測 | 符合相關微生物標準 | 抽樣 |
...... |
3.2 成品監控
3.2.1 對每小時每個品類每種規格抽取1箱進行感官檢驗。
檢查項目 | 標準要求 |
品溫 | 根據不同品類產品相關溫度要求 |
內容量 | 符合重量、規格要求 |
包裝及表示 | 無破損、表示正確 |
異物、夾雜物
|
無異物、夾雜物 |
色澤
|
符合工藝要求 |
口感 | 良好 |
氣味 | 良好 |
形態 | 良好 |
3.2.2 每日產品取 1-3 個樣品進行微生物檢驗。
檢驗項目
|
檢驗方法 | 標準要求 | 檢驗頻率 |
細菌總數 | 送檢驗員檢測 | 符合相關微生物標準 | 抽樣 |
大腸菌群 | 送檢驗員檢測 | 符合相關微生物標準 | 抽樣 |
大腸桿菌 | 送檢驗員檢測 | 符合相關微生物標準 | 抽樣 |
...... |
3.2.3 檢查方法
順序:品溫測定→總重測定→箱表示、包裝狀況的確認→包裝重量測定→袋封口狀況的確認→不良率測定→異物、夾雜物及其它性狀 確認→調理檢食。
3.2.4 性狀及評分標準 評分方法:
很好 | 5 分 |
良好 | 4 分 |
普通 | 3 分 |
不良 | 2 分 |
很差 | 1 分 |
四、生產環境與員工監控
4.1 車間設有臭氧殺菌裝置,每天對車間空氣定時滅菌,關閉臭氧一 小時后方可工作,生產前班組長應確認操作間是否可能存在空氣中臭 氧殘余損害員工健康情況,進行安全生產。
4.2 每年對公司全體員工進行一次身體健康檢查,不合格者調離工作崗位,并定期進行生產安全及技能培訓。
4.3 班組長每日生產前對設備、工器具、以及員工穿著工作服、套袖 進行檢查。對于不合格的,找出原因,進行及時糾偏,并將檢查結果 記入《每日生產班前檢查記錄表》中。
檢查項目 | 檢查情況 | 糾偏措施 | 檢查頻率 |
設備、工器具 | 每日生產及進入車間時, 員工相互監督檢查 | ||
員工清潔規范 | 每日生產及進入車間時, 員工相互監督檢查 | ||
更衣室檢查 | 每日生產及進入車間時, 員工相互監督檢查 |
4.5 人員監控:
4.5.1 進車間前應有專人檢查人員健康、衛生情況:如人員指甲、不得 化妝噴香水、不得帶有戒指、手表、項鏈、耳環、耳釘、假睫毛等; 檢查發網、口罩佩戴及工作鞋等;
4.5.2 員工眼鏡破損或隱性眼鏡丟失需報告;
4.5.3 員工個人物品不得帶入車間,進出車間的工作用品需登記核查;
4.5.4 風淋室應確保工作良好、風力足夠、通風系統及整體設施清潔;
五、CCP日監測頻率和方法
5.1 CCP日監測(配料):
監測頻率:每批。
監測人員組成:配料員、復核員。
監測方法:
5.1.1 每天配料員稱量,班組長復核《配料使用記錄表》,確認實際 使用量,嚴格執行雙人操作,一人稱量一人復核;
5.1.2 班組長每天抽查食品添加劑(亞硝酸鈉等)與《食品添加劑使 用記錄表》是否一致。
5.1.3 產品每年定期送檢,取得第三方檢測報告,以驗證食品添加劑 符合性;
5.2 CCP日監測(金屬探測) :
監測頻率:開機前、過程每 2 小時、換產時。
監測人員:班組長(或生產操作人員)。
監測方法:
5.2.1 每天生產前、生產中每 2 h、生產條件改變時,校對金屬探測器 的敏感度標準;
5.2.2 審核一周內監控、糾偏行動和驗證記錄。復核《金屬探測器使 用及校準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