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的熱處理是乳品加工中一個關鍵工藝,不管牛奶的最終用途如何,大多數牛奶都會進行至少一次加熱處理。牛奶熱加工的不同溫度時間把牛奶分為了巴氏殺菌乳、高溫殺菌乳、滅菌乳。那么牛奶加熱過程中牛乳中營養物質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我們來逐一看看吧~
01 脂肪
乳脂肪是乳的主要成分之一, 在乳中的平均含量為3%~5%。 牛乳脂肪為短鏈和中鏈脂肪酸,熔點低于人的體溫,僅為34.5℃,乳脂肪屬于非熱敏感性成分,100℃以上溫度加熱,乳脂肪并不發生化學變化。
02 蛋白質
乳的熱穩定性是指乳在滅菌(或殺菌)處理時抵抗凝膠的能力,加熱會導致蛋白質空間結構發生改變。牛奶的蛋白質含量大約為3.2%,其中含有多種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質,如結合維生素的蛋白質、免疫球蛋白、結合金屬離子的蛋白質、抗菌蛋白質(乳鐵蛋白、溶菌酶、乳過氧化物酶)、各種生長因子和激素等,這些蛋白大部分是熱敏感的,在劇烈的熱處理條件下會失去活性。
03 乳糖
低于100℃短時間加熱時,乳糖的化學性質基本沒有變化。加熱溫度超過100℃時,乳糖會降解產生乳酸、醋酸、甲酸等。牛乳在高溫條件下,因乳糖焦糖化而形成的褐變,其程度與溫度、pH關系密切。牛乳經過長時間高溫加熱后,在感官方面不僅產生蒸煮氣味,而且色澤也會發生褐變,這類褐變反應被稱為美拉德反應。這種反應不僅會導致乳制品變色,而且某些美拉德褐變反應的副產物(如羥甲基糠醛)具有較強的風味,會改變乳制品的原有風味。
04 維生素
維生素:維生素是一群非常“嬌氣”的家伙,易受高溫的影響。乳脂肪還含有人類必需的脂肪酸和磷脂,也是脂溶性維生素的重要來源。乳中的維生素B1、維生素B6、維生素B12、葉酸和維生素C對熱不穩定,在加熱過程中容易損失。脂溶性維生素A、維生素D和維生素E以及復合維生素核黃素(維生素B2)、泛酸、生物素和煙素對熱相對穩定,只有在滅菌和長時間加熱時,含量才會有所降低。
05 鈣
鈣: 鈣作為微量元素,對 100℃ 以下的加熱不太敏感,牛奶中的鈣元素不會在加熱過程中產生明顯變化。
因此牛奶熱處理方式不同對牛奶營養成分的影響也不同,而且加工溫度越高、時間越長對牛奶營養價值破壞也越大,營養價值:巴氏殺菌奶>高溫殺菌>滅菌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