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現場決不允許出現的問題
1、各種現場存放的物料,出現帳、卡、物不符或沒有標簽或沒有定置定位;
2、現場演示無法操作或操作不合規、不能說清如何工作;
3、現場(包括垃圾桶、垃圾站)存在廢舊文件(受控或非受控),或有撕毀記錄,隨意涂改以及提前或明顯滯后填寫現象;
4、專家面前推卸責任、爭辯、訓斥下屬或有阻撓、干擾檢查工作的現象;
5、環境溫濕度、壓差、潔凈區密封等方面存在問題;
6、穿著潔凈服行走在不同潔凈級別區域之內;
7、現場設備設施表面存在明顯的銹跡、油污或粉塵。
8、車間、倉庫存在嚙齒類動物尸體、糞便或其他活動痕跡。
二、人員素質要求
1、有能力可勝任;
2、沉穩自信;
3、放心可靠、能信任的(以防故意搗亂);
4、有經驗及專業有知識;
5、不該說的別亂說,以免節外生枝。
三、各部門必須注意的問題
(一)設備設施方面必須避免出現的問題
1、不合理安裝(設計缺陷,可能引起操作不便及清潔不徹底情形,繼而懷疑驗證確認的合理性);
2、管道連接不正確(存在交叉或較多盲端以及流通不暢、傾斜角度不等);
3、缺乏清潔(設備內表面有殘留,清洗SOP的有效性);
4、缺乏維護(現場存在跑冒滴漏的痕跡或正在進行);
5、沒有使用或運行記錄;
6、使用不合適的稱量設備或檢測設備;
7、設備、管道無標志,未清楚地顯示內容物名稱和流向;
8、有故障和閑置不用的設備未移走或標識不清楚。
9、壓差表不回零或指示不準確。
(二)生產現場檢查時避免出現的問題或關注點
1、人流、物流、墻壁、地面、交叉污染:
(1)每個區域,每次只能生產一個產品,或者必須沒有混淆、交叉污染的危險;
(2)同一批物料或不同批號是否放在一起,相關管理措施;
(3)在開始生產之前,對生產區和設備的衛生進行檢查;
(4)產品和物料要有防止微生物和其它污染源污染的措施;
(5)進入生產區人數受控、部分使用物品受控,偏差受控制,中間過程受控制;
(6)計算產量和收率,不一致的地方則要調查并解釋;
(7)簽字確認關鍵步驟;
(8)包裝物或設備進入生產區之前,清除其上不適當的標簽;
2、環境檢測:
(1)避免交叉污染,定期有效的檢查,SOP及相關記錄;
(2)避免灰塵產生和傳播,通風或凈化措施的處理;
(3)生產前要經過批準(有生產指令);
(4)中間產品和待包裝品:儲存條件符合,標識和標簽齊全;
(5)重加工的SOP,執行情況;
(6)在生產區域內不得有:吃東西、喝水、吃零食、抽煙或存有食物、飲料,私人藥品等私人物品;
(7)操作者不得裸手直接接觸原料、中間產品和未包裝的成品;
(8)檢查員的潔凈服按男女備足合體;
3、操作工熟悉本崗位操作、清潔SOP;
4、設備在清潔、干燥的環境中進行儲藏;
5、完整的清潔記錄,顯示上一批產品;
6、記錄填寫清晰符合規范,復核人簽字,沒有涂改,用墨水或其它不能擦掉的筆填寫;
7、記錄及時和操作同步,按及時、準確、清晰、完整八字方針執行;
8、記錄錯誤修改:原來的字跡留存,修改者簽名和修改日期,注明修改的原因,不得涂改;
9、包裝區域員工熟悉作廢的印刷包材的銷毀SOP,而且有記錄;
10、包裝線很好地分開,或用物理柵欄隔離,防止混淆,外包區與潔凈緩沖區進行很好管理,防止操作及人員的交叉;
11、在包裝場所或包裝線上掛上包裝的品名和批號;
12、對進入包裝部門的物料要核對,品名,與包裝指令一致;
13、打印(如批號和有效期)操作要復核并記錄;
14、手工包裝要加強警惕,防止不經意的混淆,防止頭發及其他隨身物品脫落至包裝袋中;
15、關鍵設備確認狀態的標簽,如無菌注射劑的燈檢機。
(三)化驗室現場檢查時的關注點
1、清潔:地板、墻、天花板,集塵、通風,光照,管道,記錄、記錄本等現場整潔有序;
2、文件和記錄:取樣和留樣SOP及樣品和記錄的保存,穩定性試驗,與質量有關的投訴的調查,所有物料和產品的檢驗,檢驗的管理,質量標準,相關GMP文件,記錄本,檢驗結果,檢驗報告單,標簽,趨勢分析,歸檔;
3、試劑、滴定液、毒品和危險品、標準品配制、標簽、記錄、存放等;
4、玻璃器皿:安全使用(裂紋、碎裂、打破、未校者不得出現在現場);
5、儀器校準:周期、相關記錄、合格證等;
6、pH計:操作、清潔、校準等SOP,緩沖液配制,標簽,記錄;
7、天平:防震,校正、維護;
8、分析方法驗證(藥典或非藥典);
9、穩定性實驗(加速、長期);
10、微生物實驗室(無菌、微生物限度、陽性檢查);
11、各操作室或操作臺潔凈度檢測結果、記錄等;
12、工作站數據需要展示的內容,提前演練和預案;
13、各類實驗數據的完整性(是否存在規程描述的編號、刪除、修改、保存、備份及驗證的不當管理及處置);
14、液相、氣相等工作站或CDS的電腦在不使用時需要鎖屏,可以設置自動鎖屏。
(四)質量管理部現場檢查時的關注點
1、產品年度回顧及時完整、總結具有條理性,對不良趨勢進行論述;
2、審計:自檢,對供應商的審計按規定檢查的資料及整改報告;
2、變更控制;
3、投訴:包括產品質量投訴、不良反應報告和疑似虛假產品的投訴;
4、偏差管理;
5、產品放行;
6、返工、再加工管理;
7、SOP管理;
8、各級人員資質、培訓。
(五)各部門辦公區域場所
1、嚴禁雜亂的記錄、文件散放于桌面;
2、非受控及其他不可出示記錄或文件需清理,受控文件需為現行版并有目錄,經整理后可存放至文件夾歸檔;
3、已開啟的電腦桌面需進行清理,部分文件可備份至U盤后清除;
4、整理個人電腦桌面的私人郵箱或工作郵箱,不得呈開啟狀態,需加密后關閉;
5、辦公抽屜盡量減少或不存放與工作無關的私人物品;
6、保持辦公墻面整潔,僅可懸掛日歷等與工作無直接關聯的物品。
四、現場檢查時必須做到
(一)文件和記錄方面(即如何向審計官提供文件)
1、僅提供檢查員要看的文件資料;
2、所有遞交給檢查人員的文件,事先一定要盡可能經部門負責人快速檢查一遍(以免有紙條夾帶或其他錯誤如漏簽名等現象);
3、慎重回答檢查員對原始數據和各種記錄所提出的問題(以免使檢查員產生有“造假”的錯覺)。
(二)人員方面:
1、在檢查人員到來之前,所有相關人員必須提前就位;
2、由公司指定人員負責會議安排和迎接檢查員;
3、由公司指定領導向檢查員介紹所有相關人員;
4、由公司指定人員陪伴檢查員進行現場,要保持陪同人員最少,以免出現有阻礙檢查錯覺。
5、檢查期間,各部門負責人必須將檢查過的內容、檢查員質疑的問題、檢查時被發現的指出的問題于當天下班前匯總到質量部簡短總結,并提醒到各部門接下來需注意;
6、檢查過程需有一名經驗豐富的領導人員,統籌指揮、盡可能靈活引導現場檢查,做出預測決策,揚長避短。
五、檢查員提問問題時必須注意
1、未在SOP中規定而進行操作和管理的內容,盡量不要和檢查員交談;
2、問啥答啥,禁止臨時發揮,不要展開或演繹解釋過多問題(檢查人員大多時候會在不同的地點、時間,向不同的人員提出同樣的問題。如果答案是不一致的,他們會產生疑問,為什么會這樣?)
3、對檢查員提問進行回答時
(1)不能拒絕;
(2)直接回答,不能含糊不清;
(3)絕不能出現相互矛盾的回答;
(4)確實不會回答時,坦誠承認并提出讓更了解的人回答;
(5)在回答問題時特別注意:要自信地回答問題,確保你的回答是準確的,如果你不知道,可放棄回答并提出讓更了解的人回答;如果問題的回答需要從專家的角度回答,請專家回答;
如果你承諾了一個問題,一定要完成它,切記不要說謊。
(6)回答問題時避免出現的話語
①我想這可能是
這意味著你不知道不了解,如果是你負責人,這是不可以接受的—你應該知道;不要試圖欺騙,不要說你不知這一狀況;停止你的錯誤,讓適合的人員提供正確的回答。
②是的,通常是
立即會引起檢查人員問不正常情況;應該避免,除非你有文件,驗證等支持不正常的情況;切記-回答僅回答被問的問題,不要試圖猜測檢查人員的下一個問題。
③那不是我的問題
引出一個非常負面的反應,不要把你責任范圍應負責的問題推給其它部門,一定會引發調查就這一問題所相關的所有方面的問題,意味著部門間的不和諧,檢查人員一定會從假想的這里一定有相關的問題而開始調查。
④那太貴了
所有負面的回應,都是不可接受的;提出可供選擇的方案,當檢查人員認為那是必需采取的措施,價格是不可接受的原因,通常會說明SOP沒有被很好的執行;對變更對產品質量的影響,沒有可靠的保證,這樣馬上就顯示出變更缺乏控制管理。
⑤說實話
給了一個印象,以上的回答都不是實情,成功的檢查是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的,不要讓粗心和無意漸漸地毀了誠信。
⑥我們一直就是這樣
首先表明你沒有改正的意向;看起來是不想聽取檢查員的意見;你的知識水平太差了,欠缺培訓。
六、必須遵守的“十要”和“十不要”
(一)十要
1、要將你所提供的回應,全部整理歸納;
2、要做你或部門需作的事,講你或部門所需講的;
3、要確保所提供的資料或數據,在出示之前已被審核確認過;
4、要及時地給出正確的資料或信息;
5、要確保你及部門的區域干凈整潔;
6、要及時解決和處理細小的問題,在檢查員知道之前;
7、如果你沒聽懂所問的問題,首先要弄清楚問題再回答;
8、僅就問題而答,只要拿所需資料;
9、要非常熟悉你的現場和檔案資料;
10、要快速提供關鍵的文件檔案。
(二)十不要
1、不要猜測。如果你不是最適合的人選,你就不要回答;
2、不要胡聊。確保你的回答簡明而正確;
3、不要被檢查人員干擾,保持平靜和有序的心態完成;
4、不要顯得沒有信心,吞吞吐吐;
5、不要說謊或回避;
6、不要給出不可能獲得支持的承諾;
7、不要首先申辯而后回應;
8、不要提供虛假的數據或信息;
9、不要違反SOP,同時也不許檢查人員違反;
10、不要提供與本次認證無關的同類資料給檢查人員。
企業必須通過提高軟件及硬件管理水平予以平常心適應對待。在盡量減少或不影響或生產運行的情況下,強化并細化現場管理,因為絕大部分問題都是從現場引發的。首先從提高人員執行力做起,制定各類問題的整改目標方案,每個明確的目標均要保障有強力的PDCA循環,如此不斷改善提高并形成良好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