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世界衛生組織下的癌癥研究分支機構(IARC)公開一則關于阿斯巴甜的最新研究情況,IARC評估了阿斯巴甜的潛在致癌作用,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也在同步進行阿斯巴甜的風險評估工作,兩個機構的評估結果將于7月14日同步發布。據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阿斯巴甜將被宣布為可能的致癌物質。
消息一經公開,就把阿斯巴甜推上了風口浪尖,引起相關協會和行業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一、阿斯巴甜是什么?
阿斯巴甜英文名稱Aspartame(APM),別名天門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外觀為白色結晶性的粉末,具有較強的甜度。阿斯巴甜于1974年首次作為食品成分提交批準,并于1981年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批準。
阿斯巴甜是一種人造非糖類甜味劑,通常用作食品和飲料中的糖替代品,80℃以上會被分解失去甜味,故不適合烹煮或烘焙,通常只在溫、冷飲中使用。阿斯巴甜在人體胃腸道酶作用下可分解為天冬氨酸、苯丙氨酸二肽和甲醇,即使大量攝入阿斯巴甜(200毫克每千克體重),在血液內也不能檢測到阿斯巴甜。
由于苯丙酮尿癥遺傳病患者患有苯丙氨酸代謝障礙,如果食用含有苯丙氨酸的食物,將會給該類病人健康帶來較大隱患。根據《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的規定,阿斯巴甜應標示為“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
二、阿斯巴甜“致癌論”
此次已經不是阿斯巴甜第一次被質疑致癌了。2008年初,可口可樂在上海新推出一款無糖碳酸飲料“零度”(ZERO)。7月初,一篇以“可口可樂‘零度’(ZERO),建議大家盡量不要喝了!”為題的文章指出其含有的阿斯巴甜成分可能導致偏頭痛甚至致癌的說法,此文網絡上迅速傳播。7月8日,可口可樂中國公司在其官方網站發表聲明反駁說:“這種說法毫無根據,實際上,有200多項權威的科學研究證明阿斯巴甜的食用與癌病沒有關聯”。
阿斯巴甜的安全性一直在被研究,它是經過最嚴格測試的食品成分之一。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分別于1980年和1993年對其安全性進行了評估,制定其日容許攝入量為0~40 mg/kg。基于一直以來對其安全性問題的質疑,歐盟食品科學委員會于1984年、1988年和2002年分別對阿斯巴甜的安全性進行了評估,認可了在使用條件下的安全性以及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制定的日容許攝入量。
在致癌性方面,盡管動物試驗有報道其有誘發動物腫瘤作用,但JECFA、美國FDA、歐盟食品科學委員會等官方評估認為阿斯巴甜對動物無致癌作用。2005年和2006年,歐洲環境科學基因拉馬奇尼基金會報道了阿斯巴甜可引起動物多臟器的腫瘤的研究結果,美國FDA和歐盟食品局委托有關機構對這試驗的結果和原始數據進行了審核評估,均不認可這項研究的結果解釋,不認為阿斯巴甜有致癌作用。
三、阿斯巴甜批準使用情況
目前,阿斯巴甜的安全性已獲得大多數國家的認可,批準其作為甜味劑用于食品,使用限量的規定具體因食品品類的不同而不同,食品伙伴網總結了主流國家/地區對于不同食品阿斯巴甜使用量要求上限的區間,供大家參考。
表1 主流國家/地區阿斯巴甜在不同食品中使用量要求上限區間
四、阿斯巴甜最新研究動態
近期,美國、加拿大和歐盟更新或梳理了本國關于阿斯巴甜批準情況的和評估過程的介紹。
美國表示將繼續以各種方式監測有關甜味劑的最新科學研究,會密切關注已發表的文獻和目前消費者的接觸水平,并會參與到食品安全有關的國際科學活動和標準制定中。
加拿大自1981年允許阿斯巴甜作為食品添加劑用于多種食品。加拿大衛生部食品局確定了可接受的每日攝入量(ADI)為40毫克/公斤體重/天。該ADI與JECFA制定的ADI相同。
歐洲食品安全局目前正在重新評估兩種相關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即阿斯巴甜-乙酰磺胺鹽(E962)和紐甜(E961)。作為對阿斯巴甜-乙酰磺胺鹽(E962)重新評估的一部分,歐洲食品安全局還將更新阿斯巴甜的飲食暴露評估。
小 結
參考國際飲料協會委員會(ICBA)相關人員的說法,IARC承認其并不是根據實際消費情況進行風險評估的權威機構,且“不提出健康建議”。對于阿斯巴甜是否真的會致癌,膳食攝入量的阿斯巴甜到底會不會對人體健康帶來風險,同行們可以尚且先讓子彈飛一會兒,等待7月份JECFA安全性評估結果的發布。食品伙伴網也會持續關注,為大家進行相關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