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效應”源于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詹巴斗的一項實驗。
他找了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把其中的一輛停在停放在秩序井然的帕羅阿爾托中產階級社區,而另一輛停在相對雜亂的布朗克斯街區。
停在布朗克斯的那一輛,車牌摘掉了,頂棚打開。結果這輛車一天之內就被人偷走了,而在帕羅阿爾托的那一輛,停了一個星期也無人問津。
后來,詹巴斗用錘子把那輛車的玻璃敲了個大洞。結果,僅僅過了幾個小時,車就不見了。
根據這一試驗結果,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提出“破窗理論”。
這個理論認為: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個建筑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玻璃。
久而久之,這些破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混亂無序、無規則可循、麻木不仁的心理感覺。結果在這種公眾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繁榮。
“破窗效應”是關于環境對人們心理造成的暗示性或誘導性影響的一種認識,這種現象不僅在社會管理中經常出現,在企業班組管理中同樣要謹防“破窗效應”的發生。
一、企業班組中可能誘發 “破窗效應”的因素
1.規章制度不嚴密、不完善
一個班組的作風來源于班組的風氣,取決于班組中正氣和邪氣誰占主導地位。規章制度是進行班組管理的重要依據,是全體員工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
規章制度不嚴密、不完善,就出現“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混亂局面,容易使班組產生離心力。
2.規章制度執行不嚴格
班組管理中,如果對于違反規章制度的事情,班組管理者沒有嚴肅處理,人性中的從眾性弱點會產生法不責眾的暗示心理,對第一個闖紅燈者不予制止,就會給所有等紅燈的人們這樣一個暗示:違反規則不會受到懲罰且能獲益。
他們還會這樣想:反正我不是第一個,前有車后有轍!尤其是對于那些 “小奸小惡”予以放縱,久而久之,制度就會成為擺設,使員工產生懈怠輕視之心,工作流程會“被改進”,工作目標會“被修訂”。
3.初戰不慎,開局不利
在每個班組的建設過程中,各種“第一”所產生的輻射效應是無窮的。第一次班會,第一次勞動競賽,第一次質量安全檢查,第一次優秀員工評比……
如果每一個“第一”班組長都能認真設計,嚴格要求,每一個“第一”都能獲得成功,那么今后這些活動將站在較高的起點上發展;
反之,若有某個“第一”因為設計不夠嚴密,或者管理不夠規范到位,則員工很容易從中看出他們“活動”的可能性,以后這一類的活動如果想再“亡羊補牢”嚴格要求,難度就大得多。
而且,若后來仍無有效方法進行改進的話,則這一類活動的負面影響又會輻射到其它類型的活動中,形成“破窗效應”。
4.對錯誤行為教育不及時
教育有效性的關鍵就在于及時、徹底、“一針見血”。
有時候,由于事務繁忙,錯誤行為本身沒有造成太大的破壞,或由于其它的一些客觀因素,班組長是在員工錯誤行為發生幾天之后,甚至是幾個星期之后才對其進行處理;
有時有些班組長又可能把員工的錯誤進行“冷處理”,或者只是輕描淡寫的批評就了事。
這種不及時的教育就象隔夜的茶,一旦錯過了認識的興奮點,就很難再在員工心中引起共鳴;事后說多了反而會增加員工的逆反心理,為今后的管理設置路障。
5.教育方式不得法
如果教育無法深入人心,則組員可能出現“陽奉陰違”的現象:表面上承認錯誤,接受教育,實際上“心結”仍未解開,容易伺機再犯;
如果此時在班組存在一些類似的員工,則容易形成非正式群體,在班組形成一股“反勢力”,使班組工作處處受阻。
二、企業班組管理如何防止“破窗效應”
1.標準力求精細化,不準打破“窗”
制度、標準、規范是班組管理的基礎,也是防止“破窗效應”的安全網。
制度、標準、規范應力求精細化,才具有可操作性。
如工作場地6S管理標準,要始終圍繞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六個方面展開,制定詳細的標準要求。
工作場地不僅要求地面干凈、墻面整潔,原材料、零配件統一放置,成品整齊劃一、干凈整潔;甚至勞動工具和個人生活用品都應有固定的位置。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只有充分認識到“破窗效應”,充分關注細節,才能防微杜漸,形成良好習慣,使得管理不斷推進。
2.執行做到嚴格化
及時修好“窗”。制度、規范、標準上墻是前提,執行嚴格是保證。管理制度、標準、規范只有落實到行動中,才能有效地制止“破窗效應”的發生。
執行嚴格包括執行及時和執行到位。當第一扇“窗”打破時,要及時處理,而且要按照標準處理到位。
比如有員工違反操作規程時,按照操作規范和管理標準,班組長應該立即糾正并處理,班組長不能因為任何原因拖延甚至不處理;班后會要通報違規情況并宣布處理結果;讓當事人會上談認識。
如果不及時處理,那么在下一次就會有第二、第三個違規行為出現。
按照標準嚴格執行,三個環節缺一不可,立即糾正違規行為可以防止產生不良后果;班后會通報可以儆效尤,教育全體員工遵守規章制度;
當事人會上談認識能使之明白必須為自己的違規行為承擔責任。執行嚴格化是班組管理的關鍵,是防止“破窗效應”的核心。
3.管理實現持續化
時時維護“窗”。
由于人性中的惰性,養成一個好習慣比形成一個壞習慣要費力費時。好習慣需要長時間一點一滴積累,而破壞一個好不容易養成的好習慣往往瞬間即可完成。
同樣的道理,制度、規范、標準上墻,執行嚴格,短期內防止“破窗效應”并不難,難的是將制度、規范、標準執行到底。
執行一項新制度,有時會經歷“領導重視——重點推進——懈怠執行——制度落幕”這樣的制度效力衰減過程。
當執行懈怠時,“破窗效應”慢慢顯現;最后制度落幕,悄無聲息,“破窗效應”不斷擴散,“好事”無人做,“壞事”、壞現象隨處有。
只有把管理持續化,把執行和落實始終作為重點來抓,才能有效地防止“破窗效應”的發生。實現管理持續化是班組管理的內涵,是防止“破窗效益”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