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針對供應商的管理,溝通和<商業協議約束>哪個比較重要?
<商業協議約束>比較重要,但溝通也很重要,兩者缺一不可。
二、如何防止供應商偷工減料?
首先,作為SQE不可能在供應商現場天天看他們有沒偷工減料,可能供應商信誓旦旦說沒有,但實際是有的,或者你去現場看時沒有,但你一走就開始了。
從源頭方面考慮,供應商偷工減料有可能是兩方面的原因:
管理層的意思;
公司管控系統失效,是員工或者個別部門的行為。
如果是“管理層的意思”,那只能依靠<商業協議約束>來處理,如“扣績效,罰款等”;
如果是屬于“公司管控系統失效,是員工或者個別部門的行為”,那就要求供應商改善其管控系統。
三、如果供應商數量比較多,怎么樣比較高效去管理?
首先,每個職位根據工作職責的規定,應該都有個核定工作量的,SQE也一樣,管理供應商的數量肯定也有個上限,因為人就一張嘴,兩只手而已。但如果遇到問題所述,供應商比較多時,怎么樣安排開展工作會比較利于提高效率呢?我的個人建議如下:
制作一個品質匯總表(內容羅闊從來料到出貨的一系列品質數據,有品質異常的要附上詳細的檢驗報告),讓供應商把每天的數據在下一個工作日的早上10點前提交出來,自己每天瀏覽表格,這樣就可以讓自己第一時間掌握供應商的品質狀態,盡量把品質隱患扼殺在搖籃中。不然問題都在后端才發現,到時就分身乏術,焦頭爛額了。
四、如何讓供應商提供真實的信息?或者如何讓供應商盡量提供真實的數據?
首先,由于商業立場不同(對立狀態),供應商很多時候不會提供真實的信息給到SQE的。但若SQE得到的信息是虛假的,工作是很難得到順利、高效的進行的。對此我有如下建議:
商業模式約束----如“發現信息虛假,就扣績效,罰款等”。
溝通(這招不一定有啥效果啦)-----溝通主要是讓供應商感覺我是來幫他的,提供真實報表給我對他們是有好處的,若我及早發現問題,可以協助他們解決,把問題扼殺在搖籃中,這樣可以避免他們在后續造成更大的損失。
五、如何獲得供應商的信任(即是建立良好,真實的溝通)?
處理問題時要適當在他們的角度考慮問題(當然核心立場肯定還是從公司利益出發),在不損害公司利益的前提下,多給他們排憂解難。
如:針對配合度好的供應商,“偶爾產線發現一些容易識別且不良率比較低的來料不良,就盡量幫他們以換貨的方式處理(和產線溝通下,讓產線幫忙挑選出來,不良品直接用良品替換),沒必要叫他們過來Sorting(會加大他們的負擔),當然針對此不良,還是要回復8D報告并做做改善,后續跟蹤到直至問題關閉。
六、如何處理供應商抱怨報價低,沒錢賺等類似的怨言”?
作為SQE,千萬千萬不要主動牽頭或介入“提高報價的事情中”,因為沒有供應商會說:“產品很好做”,都會說:“很難做,沒錢賺”。正確面對這種抱怨時,應不要去正面理會,聽一下就行了,或者強調自己都不清楚產品報價(實際情況也是這樣),自己的工作只是管好品質,此類問題自己愛莫能助。其實,供應商真正遇到此類問題的處理流程應該遵循雙方當時的《商業協議》就行處理,如“終止合作,重新提高報價等等 ”,到時真到了扯到品質的頭上,再出面。如果SQE一開始就主動牽頭或介入此事,將會造成惡性循環,如“以后一有問題,供應商就說做不到,要提高價格”,到時就難以管控了。
七、如何面對供應商說做不到(品質要求太嚴)?
首先我們要追根問底的問他為什么做不到,我們也許或者根本沒供應商懂,但沒事,我不懂我可以問他們,他回應時,我們就質疑他,必要時親自做DOE去驗證他的說法,這樣就有理有據了。如果結果不是他們說那樣,就根據自己的經驗和DOE結果直接反駁他們,如果真的如他們所說那樣,就讓他們準備詳細的DFM報告,如果標準是由自己(SQE)定制的,就按照DFM報告,適當放松標準,如果標準由更高一層或者其他部門制定,只將DFM提交給相關人士,讓他們去做最后定奪。如果其理由涉及成本報價問題,參考問題6的思路,自己不去直接處理,讓他們直接去找該找的人。
八、如何評估供應商?
新供應商:根據審核表,每條每條核對,最終評分。------主要包括;“人力資源(品質和工程)、機器設備、完整的品質系統(從來料到出貨,該有的檢驗要有,且要合理)”。
舊供應商:依月匯總不良、我司發現來料不良,對方如何處理?處理是否及時?處理效果?
九、供應商不配合(訂單小),其在業界還比較有優勢和實力,怎么辦?
不配合,首先適當溝通(了解為什么不配合?是否雙方溝通問題等),如上不行,則按照商業協議處理,沒有商業協議,或者是不平等條約,則重新協議,如果無法重新協議,則找新供應商替代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