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工作20多年,正式接觸體系也有十六七年了,從大學時代迷迷糊糊學習的全面質量管理概念,到對供應商的非正式審核,到客戶要求建立HACCP體系,再到公司ISO9001、ISO14001內審員,到主控部門分管體系工作,到兼職做些外審工作,一步步走來,對體系的理解也逐步深入,借著論壇活動的機會,做一個小結。
1、HACCP體系
初識HACCP,是在20世紀的90年代末,那時候對質量和體系并不重視,作為一家出口日本冷凍蔬菜企業的品管人員,以“滿足客戶要求”為主,客戶技術和質量人員來廠的時候,陪同記錄要求,做成內部文件,監督執行,工作場所就是車間,當時做成的文件,回頭想類似于現在做ISO22000的OPRP和CCP控制組合,一張大的控制表格上,工序順序號,工序名稱,操作要求,控制危害,控制措施,檢查要求,需要記錄內容,發生問題糾正措施,放到現在都不落伍。
因為工作場所定位在車間,對于官方要求,好像就沒那么重視,每次商檢局(那時候真的是商檢局,三檢還沒有合一)開會,都是業務副廠長直轄的報檢報關人員代為參加,有什么需要品管準備的文件,扔到品管完事。有一次人家扔過來一本《美國水廠品HACCP指南》,說有興趣就看看,沒什么要求。當然有興趣了,單身一人,每天下了班也沒別的事,就研究這本教材了,后來有個新客戶有個調查表,問公司是否實施HACCP管理,我覺得我們可以實施,就填了實施了,并根據《指南》的學習內容,結合客戶指導做的“OPRP和CCP控制組合”思路 ,自己做了HACCP計劃及配套文件,記錄也都是現成的,把幾個點的記錄名稱改成CCP點記錄即可。但當時負責聯系客戶的生產副廠長給我劃掉了,說是我搞不懂HACCP,我沒有反對,畢竟官大一級壓死人。
后來換了工作單做肉制品出口,正好CIQ在出口肉制品企業推HACCP管理,公司派了我們三個人參加山東檢驗檢疫局舉辦的培訓班,對HACCP體系有了系統的學習和深入的了解,回公司后編寫了HACCP文件并運行一段時間,通過了CQC的審核,取得了認證證書。
后來國內外HACCP理論研究逐漸深入,應用也越來越廣泛,CAC HACCP體系應用準則,SN/T1443食品安全管理體系(2004年),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各類產品的HACCP體系規范,GB/T 27341-2009 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體系 食品生產企業通用要求,各種專項技術要求,等等。
2、ISO9001和ISO14001
90年代末,應該是1999年吧,看到本地某食品企業的圍墻上掛了“祝賀本企業通過ISO9002質量體系認證”,那時候網絡在國內還沒有普及,度娘還沒有誕生,在一個小縣城要想了解點知識,還是比較難的。翻了一下自己大學的筆記,《食品質量管理》這門課老師除了一些質量關工具,還講了全面質量管理概念,其中也提到了9000標準體系,不過沒有實踐的理論學習,印象還真不深。
比較巧的是我第二家工作單位就是這家在1999年通過9002質量體系認證的企業了,那是2000年代初,剛好公司要進行2000版標準換版,作為品管部人員,都參加了內審員換版培訓,請的小咨詢機構到公司做企業內訓,培訓師很年輕,估計自己 也沒弄懂新標準(94版到2000版變化還是挺大的),照本宣科在臺上念標準,我們在下面昏昏入睡,除了9000標準換版,還有14001,內審員證拿到了,腦子還是一團漿糊,根據集團公司牽頭部門的要求,改文件,弄記錄,稀里糊涂也通過了ISO9001:2000和ISO14001(都忘記哪個版本了)認證,當然只是從屬協助作用,不是主導體系運行。
后來,自己有空研究一下標準,結合實際工作,對標準條款慢慢消化,思路逐漸清洗,腦子不再迷糊,公司內審和監督審核時能主動進行工作,還能給集團主管人員提一些建議。
3、BRC
公司做BRC認真純屬意外,起源是一位剛畢業的大學生業務員談了一個客戶,集團分管領導很重視,感覺前景很喜人,很快就簽了合作協議,而且受到了集團的表彰。然后,后續談具體業務時才知道,公司要通過BRC認證和其公司內部進行的社會責任審核。
集團公司哪些主管部門在了解了這兩個審核的艱巨性后,跑的比兔子還快 ,聲稱這是分公司自己的事(只有這家分公司才有這個業務),不是集團的事,分公司自己負責!
分公司領導進退兩難,不做這個業務,集團領導都簽了合作協議了,做這個業務 ,大家都明白,2000年代初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社會責任審核難度就不用說了,那時候做BRC也是很難的,領導問我:這兩個審核,行不行?我說,有標準,只要你支持,沒有不行的!領導當即召開中層會議,有些許夸大地宣講了本次任務的艱巨性,一切工作由我負責,在這項工作上,我代表他,我說的就等于他說的,直接去干就行,反對無效,如有糾紛,找他仲裁,無條件支持我。
有了這個定心丸,我開始研究標準,一條條,一句句,認真研讀,每一條應該有哪些文件支持,應該有什么記錄,現場應該怎么做,目前是怎么做的,還需要如何改進,誰負責改進,改進完成時間,驗收人是誰,都一一明細,同時還確定了模擬審核時間,自己進行兩次模擬審核。
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兩次審核都比較順利,拿到理想中的結果,當年跟該客戶進行了實質性合作,發了幾批貨物,吐槽的事情來了,年底的時候,集團業務部門因此項業務得到2萬元獎金,而我們分公司,啥也沒有,做了幕后英雄,就連集團職能部門都背后打抱不平,說這兩項審核含金量很高,不通過的話他們不可能做成業務。我只能笑笑說:通過這兩項審核,鍛煉了我的能力,提升了我們團隊的合作精神。
4、主控體系工作
后來換了一家中型企業負責品控工作,所有與質量甚至文件性工作都要負責,公司也做著9001和22000認證,出口備案,生產許可,客戶驗廠,這些都是分內工作。有了上家公司的BRC認證和社會責任驗廠經驗,對公司管理和體系架構和運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推行經驗,也懂得了權衡利弊和平衡理論與實際的關系,工作起來相對得心應手。
5、外審員
伴隨著考外審員的大潮,我也沒有脫俗,弄了個22000和90000的資質,我的目的不是靠這個賺多少零花錢,而是增長見識 ,學習別人的長處。當然這行有潛規,我有我的原則,我會適當規避,花錢買證的企業,找個理由推掉。
小結:
1)不斷地學習理論,結合自己越來越豐富的實踐,才能更透徹地理解體系精髓——預防,防患于未然。
大部分體系都是以預防為主,從領導的作用,到組織架構的設立,以及各環節各項控制措施,都在預防問題出現,一旦出現,預防流于下道工序,流于客戶手中。體系是規范管理的,合理運行體系,有利于規范管理。
2)體系工作離不開領導的支持,領導自身要學習體系,才能在實際工作中運用體系理念去管理,而不是口頭上重視,然后具體工作時另行一套。
3)在體系工作中,如果不知道如何做時,就多看幾遍標準,如果有一定的管理經驗,什么問題都可以從理解標準中找到答案。
4)從事體系工作,基層管理經驗很重要,如果可以,從班組長,品管員,生產主管,品管主管這些崗位做起吧。
不到之處,歡迎探討。
1、HACCP體系
初識HACCP,是在20世紀的90年代末,那時候對質量和體系并不重視,作為一家出口日本冷凍蔬菜企業的品管人員,以“滿足客戶要求”為主,客戶技術和質量人員來廠的時候,陪同記錄要求,做成內部文件,監督執行,工作場所就是車間,當時做成的文件,回頭想類似于現在做ISO22000的OPRP和CCP控制組合,一張大的控制表格上,工序順序號,工序名稱,操作要求,控制危害,控制措施,檢查要求,需要記錄內容,發生問題糾正措施,放到現在都不落伍。
因為工作場所定位在車間,對于官方要求,好像就沒那么重視,每次商檢局(那時候真的是商檢局,三檢還沒有合一)開會,都是業務副廠長直轄的報檢報關人員代為參加,有什么需要品管準備的文件,扔到品管完事。有一次人家扔過來一本《美國水廠品HACCP指南》,說有興趣就看看,沒什么要求。當然有興趣了,單身一人,每天下了班也沒別的事,就研究這本教材了,后來有個新客戶有個調查表,問公司是否實施HACCP管理,我覺得我們可以實施,就填了實施了,并根據《指南》的學習內容,結合客戶指導做的“OPRP和CCP控制組合”思路 ,自己做了HACCP計劃及配套文件,記錄也都是現成的,把幾個點的記錄名稱改成CCP點記錄即可。但當時負責聯系客戶的生產副廠長給我劃掉了,說是我搞不懂HACCP,我沒有反對,畢竟官大一級壓死人。
后來換了工作單做肉制品出口,正好CIQ在出口肉制品企業推HACCP管理,公司派了我們三個人參加山東檢驗檢疫局舉辦的培訓班,對HACCP體系有了系統的學習和深入的了解,回公司后編寫了HACCP文件并運行一段時間,通過了CQC的審核,取得了認證證書。
后來國內外HACCP理論研究逐漸深入,應用也越來越廣泛,CAC HACCP體系應用準則,SN/T1443食品安全管理體系(2004年),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各類產品的HACCP體系規范,GB/T 27341-2009 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體系 食品生產企業通用要求,各種專項技術要求,等等。
2、ISO9001和ISO14001
90年代末,應該是1999年吧,看到本地某食品企業的圍墻上掛了“祝賀本企業通過ISO9002質量體系認證”,那時候網絡在國內還沒有普及,度娘還沒有誕生,在一個小縣城要想了解點知識,還是比較難的。翻了一下自己大學的筆記,《食品質量管理》這門課老師除了一些質量關工具,還講了全面質量管理概念,其中也提到了9000標準體系,不過沒有實踐的理論學習,印象還真不深。
比較巧的是我第二家工作單位就是這家在1999年通過9002質量體系認證的企業了,那是2000年代初,剛好公司要進行2000版標準換版,作為品管部人員,都參加了內審員換版培訓,請的小咨詢機構到公司做企業內訓,培訓師很年輕,估計自己 也沒弄懂新標準(94版到2000版變化還是挺大的),照本宣科在臺上念標準,我們在下面昏昏入睡,除了9000標準換版,還有14001,內審員證拿到了,腦子還是一團漿糊,根據集團公司牽頭部門的要求,改文件,弄記錄,稀里糊涂也通過了ISO9001:2000和ISO14001(都忘記哪個版本了)認證,當然只是從屬協助作用,不是主導體系運行。
后來,自己有空研究一下標準,結合實際工作,對標準條款慢慢消化,思路逐漸清洗,腦子不再迷糊,公司內審和監督審核時能主動進行工作,還能給集團主管人員提一些建議。
3、BRC
公司做BRC認真純屬意外,起源是一位剛畢業的大學生業務員談了一個客戶,集團分管領導很重視,感覺前景很喜人,很快就簽了合作協議,而且受到了集團的表彰。然后,后續談具體業務時才知道,公司要通過BRC認證和其公司內部進行的社會責任審核。
集團公司哪些主管部門在了解了這兩個審核的艱巨性后,跑的比兔子還快 ,聲稱這是分公司自己的事(只有這家分公司才有這個業務),不是集團的事,分公司自己負責!
分公司領導進退兩難,不做這個業務,集團領導都簽了合作協議了,做這個業務 ,大家都明白,2000年代初的勞動密集型企業,社會責任審核難度就不用說了,那時候做BRC也是很難的,領導問我:這兩個審核,行不行?我說,有標準,只要你支持,沒有不行的!領導當即召開中層會議,有些許夸大地宣講了本次任務的艱巨性,一切工作由我負責,在這項工作上,我代表他,我說的就等于他說的,直接去干就行,反對無效,如有糾紛,找他仲裁,無條件支持我。
有了這個定心丸,我開始研究標準,一條條,一句句,認真研讀,每一條應該有哪些文件支持,應該有什么記錄,現場應該怎么做,目前是怎么做的,還需要如何改進,誰負責改進,改進完成時間,驗收人是誰,都一一明細,同時還確定了模擬審核時間,自己進行兩次模擬審核。
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兩次審核都比較順利,拿到理想中的結果,當年跟該客戶進行了實質性合作,發了幾批貨物,吐槽的事情來了,年底的時候,集團業務部門因此項業務得到2萬元獎金,而我們分公司,啥也沒有,做了幕后英雄,就連集團職能部門都背后打抱不平,說這兩項審核含金量很高,不通過的話他們不可能做成業務。我只能笑笑說:通過這兩項審核,鍛煉了我的能力,提升了我們團隊的合作精神。
4、主控體系工作
后來換了一家中型企業負責品控工作,所有與質量甚至文件性工作都要負責,公司也做著9001和22000認證,出口備案,生產許可,客戶驗廠,這些都是分內工作。有了上家公司的BRC認證和社會責任驗廠經驗,對公司管理和體系架構和運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推行經驗,也懂得了權衡利弊和平衡理論與實際的關系,工作起來相對得心應手。
5、外審員
伴隨著考外審員的大潮,我也沒有脫俗,弄了個22000和90000的資質,我的目的不是靠這個賺多少零花錢,而是增長見識 ,學習別人的長處。當然這行有潛規,我有我的原則,我會適當規避,花錢買證的企業,找個理由推掉。
小結:
1)不斷地學習理論,結合自己越來越豐富的實踐,才能更透徹地理解體系精髓——預防,防患于未然。
大部分體系都是以預防為主,從領導的作用,到組織架構的設立,以及各環節各項控制措施,都在預防問題出現,一旦出現,預防流于下道工序,流于客戶手中。體系是規范管理的,合理運行體系,有利于規范管理。
2)體系工作離不開領導的支持,領導自身要學習體系,才能在實際工作中運用體系理念去管理,而不是口頭上重視,然后具體工作時另行一套。
3)在體系工作中,如果不知道如何做時,就多看幾遍標準,如果有一定的管理經驗,什么問題都可以從理解標準中找到答案。
4)從事體系工作,基層管理經驗很重要,如果可以,從班組長,品管員,生產主管,品管主管這些崗位做起吧。
不到之處,歡迎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