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是Plan(計劃)、Do(實施)、Check(檢查)、Action(修正)四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組合,由美國質量學專家戴明博士于上世紀60年代提出,最初應用在質量管理領域,最后發現除了產品需要品質管理之外,經營管理的“品質”更為重要,遂推廣到企業的整體經營管理領域。PDCA循環的特點是:每一次循環都會使工作的水準上升一個臺階。許多企業實施PDCA管理很長時間,但卻總感覺到“還是跟原來差不多”,這就說明PDCA循環只是在機械地運轉,并沒有真正幫助企業提升管理水準。
按照PDCA循環的工作方式,許多企業都會定期(一般是每月)召開經營業績管理會議,各部門管理者針對業績目標的達成情況進行檢討。但很多情況下,這種會議往往都會演變成空洞的探討,由于報告者對問題的現狀把握過于籠統,原因分析又過于感性,在此基礎上制定出來的對策猶如“構筑在流沙之上的堡壘”,要么根本無法實施,要么雖然實施了但對目標的達成收效甚微,因此,每個月的經營會議上總在重復著“昨天的故事”,所探討的問題早已是“老生常談”,這樣的經營會議真的能改善企業的業績狀況嗎?
PDCA循環是一種科學的工作方式,所謂“科學”,核心在于“理性”,而理性的核心則是邏輯性和客觀性,如果不能把握住這些關鍵要素,PDCA循環就會“空轉”。因此,在企業經營管理的過程中,必須要嚴格遵循邏輯性和客觀性來展開PDCA循環。
企業或員工的業績之所以會改變,是因為改變了他們的行動方式,而行動方式之所以會改變,是因為改變了思維方式,企業的管理人員如果不能構建起有邏輯的、客觀的思維方式,則在經營管理決策中犯錯將會有如家常便飯。優秀的跨國企業與國內民營企業之間最大的差別就在思維方式上。在優秀的跨國企業,推進工作非常理性,上級審查下屬的報告時,經常會問“為什么”,而對于下屬給出的回答,上級不會輕易相信,往往要求下屬拿出“依據”(包括事實和數據),同時上級還要對這些“依據”進行反復的推敲和驗證,下屬會因此而將報告修改若干次之后才能得到通過。反觀國內多數民營企業,工作的思維方式過于“感性”,經常從看到的表面現象就開始下結論、出對策;即便能對表面現象問一句“為什么”的,其答案也往往是靠“想象”出來的,經不起推敲。這樣做的結果可想而知,就是問題往往無法得到最終的解決。很多人都認為優秀的跨國企業最值得國內企業學習的是其良好的“企業文化”,我認為在工作中保有“理性的思維方式”就是這些跨國企業的“企業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如果要將這種理性的思維方式總結為一個方法論的話,那么這個方法論就是“PDCA循環”。
比如在某零售業企業的經營會議上,報告者稱:“上個月銷售業績下滑是因為下雨天太多,影響了人流量。”這個解釋咋一聽似乎很合理,但如果仔細推敲起來,就會發現有太多漏洞。首先,如果我們假設這個答案真的成立,那么相同地區的所有店鋪都應該受到相同影響,也就是說該地區的所有不同品牌、不同企業的銷售業績在上個月都應該下降,這一點能夠獲得證實嗎?另外,所謂“太多下雨天”是多少天?“影響了人流量”是多少人流量?搞不好比去年同期的下雨天數量還要少,人流量比去年同期的還要大,由于沒有確切的數據支撐,這些情況誰能保證不會發生?顯然,上述的報告內容都是報告者“臆想”出來的,根本站不住腳。由于“Check”的部分已經“不靠譜”了,“Action”的部分還用得著看嗎?
制造業企業也會犯同樣的錯誤。制造業企業的生產線上經常會發現由于操作不當而造成的品質問題,這時分析者通常認為原因是“員工工作不仔細”或“缺乏操作標準”。如果“員工工作不仔細”是真的,那么我會問“員工具體出錯的地方在哪里?一共錯了多少次?是每次都錯在同一個地方呢?還是每次錯的地方都不同?”如果分析者回答不上來,我會反問:“你怎么知道是員工工作不仔細呢?”很顯然,所謂“員工工作不仔細”只是分析者的主觀猜想而已,沒有任何證據。另外,所謂“缺乏操作標準”,如果這就是答案的話,也就是說只要有操作標準的地方就絕對不會出錯?呵呵,這是事實嗎?還有,既然“缺乏操作標準”,那么“Action”的部分一定就是要“建立操作標準”,問題是不同人對“操作標準”的理解完全不同,有人寫出來的標準有幾百條,而有人寫出來的標準只有幾條,難道都能解決同一個品質問題?很顯然,這些所謂“問題的原因”統統都是“臆想”出來的,完全經不起推敲,這樣構筑起來的PDCA循環,恐怕也只能“空轉”了。
我們往往因為一家企業或一個企業家的成功而趨之若鶩,盲目模仿,要知道我們能看到的都是“表面現象”,我們一定要對這樣的“表面現象”多問“為什么”,并反復推敲,徹底理解其內在的原理原則,否則很容易陷入誤區。比如,稻盛和夫創辦的京瓷集團,旗下的子公司涉及多個完全不同的行業,有制造業、服務業、甚至還有娛樂業,這樣的非關聯多元化的戰略模式,一般而言是我們作為經營顧問所不主張的,但是為什么稻盛和夫又能獲得成功呢?是不是我們國內企業也應該去效仿呢?從稻盛和夫的相關演講和書籍中,我們了解到,稻盛和夫成功的關鍵在于其“動機至善,私心了無”,而我們很多企業進行非關聯多元化戰略的目的僅僅是因為“個人欲望的膨脹”,僅僅是這一點,兩者就存在著“天壤之別”。至于稻盛和夫具體采取了怎樣的方式獲得成功的,需要進一步的了解。總之,如果我們國內的企業只看到其它企業成功的“表面現象”,不加分析理解就盲目模仿,必會遭致重大的損失。
過去的30多年,中國企業經歷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時代,許多企業已經習慣了簡單、粗放、感性的管理方式,但隨著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不斷深化,未來的競爭格局要求企業必須提升經營管理的品質、創新的水準。因此,中國的企業家們是時候帶領中國企業進行一場思維方式的革命了。具有邏輯性、客觀性的PDCA思維的導入,將會帶來中國企業科學、理性的新工作方式的熱潮,是企業推動業績提升、戰略變革以及人才培養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