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轉基因生物和食品的安全性未得到科學證實情況下,無論是在歐洲、日本,還是在發展中國家,廣大消費者對非轉基因食品的需求仍然是市場消費的主流。由于大多數國家抵制或拒絕轉基因產品,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轉基因產品生產和出口國的美國,不得不重新對自己轉基因產品出口政策進行調整。據美國農業部日前發表消息說,為使國外進口商在進口美國農產品得到質量保證信心,美國正在研究制定農產品出口國家品質保障系統,承諾今后不再一味出口利用轉基因技術生產的農產品。具體做法是,由國家委派檢查官員對農產品生產和加工過程進行不定期抽檢,從農作物播種到收獲的全過程確認未混入利用轉基因技術生產的農產品,則農業部將在出具的品質管理文件上給予“簽字蓋章”的明確保證。此外,生產商還可以通過有資信的認證服務公司來完成。由于認證是通過獨立的第三方來進行,這就大大增加了非轉基因產品聲明的可信度。
標識也好,認證也好,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必須建立在轉基因成分檢測的結果上。目前世界上常用的轉基因檢測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檢測有無來自其他生物成分即以外源結構基因表達出蛋白質為目的的蛋白質檢測方法;另一種是檢測非轉基因植物所不擁有的啟動子、終止子、標記基因的DNA檢測方法。由于蛋白質檢測方法對含量低及深加工的轉基因產品無法檢測,故DNA檢測方法應用范圍相對要廣。當今,國內外對采用轉基因產品為原料,經深加工或精加工的食品即使采用DNA檢測方法,也無法檢出轉基因成分。例如:醬油、色拉油的制成要經過發酵、加熱和分離等工序,導入的外源DNA及其產生的蛋白質已經分解。所以迄今為止還無有效的檢測方法來判斷是否含轉基因成分,這在國際生物界是一個公認的難題。
然而,最近傳來令人振奮的報道,這個被稱為世界性的轉基因技術難題被中國商檢研究所轉基因食品檢測中心研究小組攻克。他們找到了深加工食品———精煉油中轉基因成分的檢測方法。這種操作簡單、檢出率高和實用性強的檢測方法的取得對配合我國《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的實施,滿足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進一步進行食品安全研究具有重大意義,同時也奠定了我國在轉基因技術研究的國際領先地位。
綜上所述,自上世紀80年代初至今短短20年中,世界轉基因生物技術迅猛發展,可謂日新月異。由易獲得產品的植物培育開始到新近研究發現,利用轉基因技術來改變動物毛發顏色方法,進而可望發展成為新型的染發和治療禿頂等頑癥的手段。從植物到動物,由簡單到復雜,轉基因研究和應用領域不斷得到拓展和深入。檢測技術也是隨著轉基因技術的發展而得以改進和提高。建立一個操作簡單、高效快捷和成本低廉的檢測方法將為期不遠。
鑒于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各國科學家未能達到共識。各國政府從本國利益出發,紛紛制定有關轉基因的法規和管理辦法來加強管理及限制進口。一場有關轉基因農產品生產大國與歐盟、日本和發展中國家間的貿易對抗已初見端倪,并有發展趨勢。因此,建立關于轉基因食品的國際法規將是各國科學家的共同愿望。目前,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委員會正在制定轉基因食品的商品化標準及監督辦法并于明年7月可望通過。這對于轉基因產品的研究與開發、評價與檢測和貿易管理等有了統一國際法規。同時有利于轉基因技術的發展和減少世貿組織成員國間的貿易摩擦。
總之,轉基因技術正朝著嚴格監督、科學檢驗和國際立法這樣一個規范、有序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