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小型螺旋榨油機在農村使用越來越多。而一些用戶由于沒有很好地掌握使用技術,致使機器出油率低、油質差、故障多、效益差。現將小型機動螺旋榨油機的正確使用、油料的榨前處理、毛油的精煉及常見故障的排除方法介紹如下。
(一)使用
1、安裝調試 榨油機購回后,應選擇光線充足,空氣流通,有足夠作業面積的室內安裝,并用水泥處理好機器的底座。安裝好后,應根據機器的說明書進行檢查。著重檢查機器安裝是否正確,各連接管、件是否牢固和安全。然后調試,使機器處于正常的工作狀態。正式開機前,廉潔奉公一面檢查零部件有無松動和損壞。各軸承潤滑油是否充滿。轉動皮帶輪,傾聽傳動件間有無撞擊或其他雜音,若無方可開機。調整螺旋軸與出餅圈的間隙,方法是先使螺旋軸向前抵死餅口,然后倒退2—3轉,使間隙控制在0.5—1毫米。
2、開機 開機后,應使榨油機空轉3—5分鐘,然后把油餅或原料緩慢均勻喂入,將機膛磨熱。機體溫度可高些,反之可低些。一般要求在70—80℃(用手摸機體外殼感到燙手)時,方可開始壓榨。
3、壓榨 壓榨時,應嚴格控制出餅厚度,油料品種不同,壓榨次數不同,出餅厚度的控制要求也不同,一般0.3—2.5毫米。具體數據可參照各榨油機的說明書要求,視情況而定。
壓榨芝麻等出油率較高的油料時,可分批投料(每批5公斤為宜),每批連榨2—3次。因首批壓榨,油流較大,帶走的熱量較多,可將首批壓榨后的油餅立即裝機進行第二三次壓榨。再壓榨時出油相對減少,油流帶走的熱量較少,可使機器溫度馬上回升到70—80℃,以保證正常工作機溫。每批投料,均應按上述順序進行。工作中,應用木棒勤搗進料斗以防油料口堵塞或搭橋,力求喂料均勻,交應及時清理漏渣,回收到油渣可放回料斗繼續壓榨。停機前,應停止喂入新料,但需喂入一些油餅,把榨膛內殘餅全部排出,然后再加大出餅間隙,使榨膛內多余油渣排出。
4、停機后清理 停止工作后,應抽出榨油機螺旋軸,及時清理榨膛及各間隙內殘渣,以免硬結而影響下次工作。折榨螺時,應北將其托平,防止碰傷,卸下后應立放,以防變形。
二)常見故障的排除
1、突然停車,螺旋軸卡死 ①壓榨初期,榨膛未磨熱即大量投料引起,可用熱的油料籽(也可用加熱水的干餅)緩緩進料,反復磨機,使溫度升高。②壓榨過程中,榨膛斷料,然后又大量投料,造成排料不暢,榨膛被油料堵塞引起。因此,加料時應連續均勻,餅不能太薄。一旦發生故障,應立即關閉電源,將進料調節板插死,停止進料,并將排料板打開,倒開螺旋軸,使之退出。然后清除膛內油料,重新壓榨。③油料未清選,有石子、金屬等硬異物進入榨膛引起。
2、不出油或出油率過低 ①原料不濕或太干,受潮發霉,籽料不飽,雜質過多引起。須重新清選油料,并高速好油料水分。②排油縫被油渣堵塞或榨條裝配得太緊引起。應根據含油量高低,調整榨條的松緊度。③開榨初期,榨膛溫度低,出餅太薄或太厚、零件磨損等都會引起不出油或出油率過低。
3、跑渣過多 榨油過程中,榨條間少量跑渣是正常現象。若跑渣過多,可能有如下原因;①個別榨條彎曲或間隙過大。此時,可卸下榨條,用紗布或油石將甲型榨條三凸方打磨,調直榨條重裝,必要時墊些薄鐵皮,使間隙保持在0.05—0.08毫米范圍內。②油料塑性不好,出餅困難,使機膛壓力增加。此時,應將油料適量拌水,并進行磨機,提高機溫以提高油料塑性。③也餅太薄。應按說明書要求適當加大出餅厚度。
4、出餅不順 原因之一是餅的厚薄不適宜,應調整出餅厚度;之二是由于有干餅或石子、鐵塊等硬異物進入機膛,應立即停機,抽出榨螺,檢查并清除餅圈和機膛內的干餅、雜物。并根據出餅圈磨損情況,修理或更換新配件。
5、回油 可能是因油縫堵塞或油縫太小表面不光引起。前者應拆除榨條進行清洗,后者應調整榨條間隙,用油石磨光油縫。
6、不進料 ①油料的水分過多,應進行日曬或炒干。②榨螺表面不光,應用砂布打磨榨螺軸或用干渣磨光。③榨條磨損,榨條多邊形被破壞,可翻轉使用或損榨條。
7、燒膛 原因為油料水分偏低,榨螺轉速偏高,機溫過高等引起,應提高油料水分含量,改換皮帶輪,降低轉速,控制機體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