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烹調時不大注重烹調溫度與營養的關系。營養專家對我國傳統烹調方式的多年研究結果表明,不正確的烹調方法,可能會讓有很高營養價值的食物變成營養價值很有限的垃圾食物。比如很多人喜歡吃炸雞,雖然雞肉被稱為“蛋白質的最佳來源”之一,但高溫直接煎炸的這種方法卻嚴重損害營養成分,讓雞肉豐富的營養成分發生變異。
肉類食物因其富含蛋白質等營養,同時內含的很多細菌,要加熱到100℃左右十多分鐘才能殺滅,但煮的太久或溫度超過240℃又會使食物中的營養成分發生質變。從而對身體產生危害。
很多人認為,高溫爆炒做出來的飯菜好吃,這是一種沒有科學依據的直覺。那么炒菜多少度才合適?經過多方面實驗證明,炒菜時溫度如果超過240℃,不僅會破壞大部分養分,而且還會產生許多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如:“丙烯醛”等,炒菜應該把溫度控制在24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