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味品:
1、醬油:
醬油是烹調中的必備之品,是一種色、香、味俱佳而又營養豐富的調料……,我們在炒、煎、蒸、煮或涼拌時,按照需要加入適量的醬油,就會使菜肴色澤誘人,香氣撲鼻,味道鮮美。
醬油一般選用大豆或蠶豆,經冷軋榨油后,用其豆餅加曲霉發酵精制而成。豆類中的蛋白質經發酵、水解后,形成多種氨基酸,因而醬油有鮮味。為使醬油產生甜、香生產過程中還加入定量的麥皮 等淀粉質原料。
使用醬油,最好是在菜肴將出鍋前加入,略炒煮后即出鍋,這 樣可以避免鍋內高溫而使氨基酸受到破壞,營養價值受到降低,而且糖分也不會焦 化變酸。
盡管醬油的營養價值很高,但它的含鹽量較高,平時最好不要多吃。醬油的含鹽量高達18%-20%,即5毫升醬油里大約有1克鹽,除了調味以外,主要是為了防止醬油腐敗變質而添加的。患有高血壓、腎病、妊娠水腫、肝硬化腹水、心功能衰竭等疾病的人,平時更應該小心食用,否則會導致病情惡化。 由于中國人膳食中植物性食物占主要成分, 國家選擇醬油作為鐵強化食物載體,是因為它在中國普遍使用以及食用量的自限性(不會食用過多).鐵強化劑采用的是人體吸收率高、溶解性好、不改變醬油原有口味的劑型。
2、食用油:
目前我們吃的最多的油一般就是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出油的植物不同,各種食用油的成分也是有差別的。營養之道在于均衡,就算再有幫助的油,也并非可以隨心吃,甚至覺得吃得越多,有益物質吸收越多。如果能經常變換用油品種,對均衡吸收營養,規避一種油的缺點帶來長期影響,是很有幫助的。
我覺得食用油要選擇一級烹飪油,常用的玉米油、大豆油、花生油也可以選擇調和油,調和油的原料通常是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棉籽油、葵花籽油和玉米胚油等。
a、 玉米油:胚油該油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86%,人體吸收消化率達98%以上,油中維生素E的含量也高于普通植物油,并富含鉀磷脂、胡蘿卜素,可降低血中膽因醇、軟化動脈血管,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冠心病、脂肪肝、肥胖癥患者和老年人理想的食用油。
b、 花生油:花生油含有大量油酸、亞油酸、卵磷脂等營養成分,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為40%.花生油價格相對于橄欖油和茶油為低,更耐高溫。
將炒菜鍋燒熱后倒入花生油,油燒到7至8分熱即可,避免出現燒到冒煙的程度。
c、 豆油:豆油中的單不飽和脂肪酸相對較低,約為20%左右。
豆油和橄欖油交替食用,可有效補充豆油中單不飽和脂肪酸的不足,將炒菜鍋燒熱后倒入豆油,微微燒熱后烹調。
如果條件允許,像市場上的橄欖油、山茶油、葵花籽油之類的新面孔,因為其中含有多種氨基酸、抗氧化等有益成分,對血管確有保護作用。不妨和玉米油、花生油、大豆油換著吃。橄欖油:富含人體健康有益的單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及維生素K、E等。橄欖油中單不飽和脂肪酸(油酸)的含量高達83%.單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胰島素抵抗,降低血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對人體健康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升高對人體健康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升高對人體健康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患大血管疾病的危險性。茶油:營養味美茶油的主要脂肪酸成分是油酸,其含量可達83%左右,它極易被人體吸收,同時還能促進人體對脂溶性纖維及鈣、鐵、鋅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含量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能使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降低,經常食用對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特別適合中老年人食用。在國際上被稱"長壽油".
食用油換著吃的方法很多,可以炒菜、拌菜用不同的油,買油買小桶的,一次至少買兩種。今天用一種,明天換另一種,也可以一種油經常用,其它油和它搭配使。習慣了一點都不麻煩,還可以換換口味。食用油不能放在灶臺旁邊。食用油時看看保質期,應當盡量選擇生產日期短、顏色較淺、清澈透明的油脂,最好是在避光條件下保存的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