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到來的清明節,是國務院頒布新的節假日放假辦法以來,3個新增放假日的第一個。面對"新"清明的第一次放假,我們應該如何過?清明節有什么習俗?它的文化意義如何?近日,記者采訪了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羅楊。
記者:一提到清明節,人們都會下意識地想起杜牧的那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人行上欲斷魂",清明節的氛圍真的如此單調嗎?
羅楊:如果我們從傳統文化的角度去審視清明,就會發現在我們的前人那里,清明這個節日里既有祭掃墳墓、追思緬懷的悲痛哀思的淚水,又有踏青游玩熱鬧喜慶的歡聲笑語,這是一個富有豐富內涵和內容的文化節日。柳永的詞寫在北宋前期,當時社會安定、生活富庶,因此反映了當時的清明節桐花爛漫、車馬如流、新聲競奏,就像宋代的《清明上河圖》一樣表現出了傾城歡樂的繁華景象。今天,我國經濟發展,社會和諧,因此我們的清明節也應該是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既莊重肅穆又歡樂祥和。總體上看,清明的含淚祭祖與縱情歡樂構成了清明節的兩個不同側面,這種悲喜交集看似難以兼容的場景,千百年來卻一直共同并存,這本身就是一個值得研究探討的文化現象。
記者:現在人們提及清明節的習俗,似乎掃墓是其唯一的特點,這是怎么形成的?今后清明節會有哪些衍化?
羅楊:在近現代中國社會里,由于社會思想與文化觀念的劇烈變化,受意識形態影響,清明節在國家制度層面失去了相應的地位,國家并不承認它是一個應該給人們自由支配時間的節日,清明的傳統習俗已逐步退化并僅僅存在于民眾社會文化層面。甚至在特定的歷史時期,清明節的習俗還被認定為"四舊"來批判。而今天,我們的黨和政府尊重民俗民意,把清明節定為國家法定假日,使我們得以有時間和條件傳承傳統文化,并使其在新的社會歷史條件下煥發出新的魅力。傳統的清明節中有很多有益的、豐富的活動內容,今天仍可以時興之。比如:除掃墓外,還有踏青、戴柳、蹴鞠、畫蛋、放風箏、蕩秋千、拔河、植樹、禁火等等。
記者: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其獨特的文化內涵,清明節的核心是什么?有什么現代意義?
羅楊:清明節放假了,假日是休閑,但不能簡單地把節日當假日,不能把節日當成又一個星期天。節日是提升美好情操和培育豐富情感的熔爐。早期的清明節是迎接春天的節日,踏青到大自然的懷抱是其鮮明的主題之一。中華民族提倡慎終追遠,繼承祖先的優良傳統,享受先人所創造的一切文化成就,感謝革命先烈為我們創造的美好生活。這些都應成為我們過清明節的重要主題。
清明,一個純粹春天的節日,"萬物生長時,皆清凈明潔".縱觀歷史上各朝各代的清明也因時而異。宋代的繁華就有了《清明上河圖》中的興盛場景,大明盛世的清明也有《西湖游覽志馀》記載的繁榮熱鬧歡快場景,到清末國家式微的清明則稱為"掃墓節".1936年在民族危急時刻,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特派代表林伯渠赴黃帝陵參加"民族掃墓典禮",把清明當作一種政治儀式,向全國人民宣示,國共合作共同抵御外寇,促進了統一戰線。歷史告訴我們,弱國是無清明的。而今日之中國,經濟發展、社會和諧、人民幸福,所謂盛世清明,黨政清明,陽光清明,春天清明。當我們慎終追遠的時候,我們更應維護新生;當我們感恩盡孝的同時,我們也要盡情歡樂。過一個"清明"的清明,把清明節日里的各種喜和憂,樂與愁,吃與玩,都變成一種精致的文化活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