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參與 Great-Hansin Aawwaji 地震救災工作,我很樂意提供一些實務經驗。1995年發生在Kobe(阪神)的地震讓我們損失超過5, 000名人命。我想在大規模地震后一周內所有事情阪神震災經驗分享--大地震過后一星期內公共衛生運作模式
本文原為臺大公衛學院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詹長權所長于9月22日向世界衛生組織求助,而在9月 23日由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辦公室,緊急與人道行動協調者Dr. Shigeki Asahi給予回應。經由臺大公衛學院流行病學研究所陳為堅所長翻譯潤飾審核定稿之中文翻譯。
原則是確立兩大系統:通訊及運輸系統
對于通訊,你們必須使用所有可能的方法,包括:電話、傳真、無線電、電報、電子郵件等等。在地方通訊上寬大的白紙(布告欄)是很有用的。請鼓勵媒體及民眾利用及收聽廣播的新聞。通常電話線路會超量以至于很難接通。日本的國家廣播網經由廣播24小時提供人民的安全訊息是很有用的。
在交通上,請為救護車建立緊急優先標簽。在Kobe(阪神)地震時,志愿者的兩輪機車很方便且有幫助。道路及交通規則必須在幾天內建立。每一輛車都會堅稱自己很緊急,所以你們必須建立優先標記。某些時候機車更能提供快速及確實的信息。健康和醫療擁有優先權。
請確認仍然存在的醫院的功能與健康設施,特別注意電力及水源的供應
如果缺乏電力及水源,考慮將病患運到其它完好的醫院。特別是腎衰竭及需要洗腎的病患,更是建議要早點后送到設備完好的醫院。你們必須搜集那些醫院受損害,那些醫院是完好的,醫院有多少的專業人員等這些資料,然后廣為散布這些訊息。在運輸上,除了車輛、救護車外,你們要考慮直升機。在Kobe(阪神)地震,因為缺乏信息,許多病患被急速的送到最近但是小又有損害的醫院。
這些日子你們要考慮以下這些不利的情況
壓碎癥候群(Crush Syndrome):
那些被長時間壓在倒塌物下的病患可能有的最嚴重狀況,是「壓碎癥候群(Crush Syndrome)或外傷性橫紋肌炎(traumaticrhabdomyolysis)」。來自壞死的肌肉及組織所產生肌紅蛋白(Myoglobin)與鉀(Potassium)的增加在幾天內會造成急性腎衰竭。你們必須非常的小心,即使病人看起來很好且意識清楚,你們要每天檢查血清CPK (creatin phoshokinase)及尿液顏色,同時要準備好可隨時緊急洗腎療法,否則應將那些病患后送。
燒傷(Burn):
在Kobe(阪神)地震,窒息(Suffocation)和燒傷(Burn)是主要死因。燒傷專家必須待命。請避免傳統的燒傷療法。首先,以充足的水冷卻是必須的。
手及腿傷的輕微傷害(Minor injuries hands and legs):
在第一周有超過百分之八十的病患四肢會有輕微的割傷、瘀傷、簡單性骨折。手、腳傷必須完全消毒避免感染。足夠的紗布、繃帶、夾板等醫療品可能有需要。在地方上也應考慮到抗破傷風疫苗。
呼吸感染(Respiratory Infection):
這特別是對救難隊員的忠告。主要是因為倒塌物的粉塵。請建議他們至少要以簡單的布掩住口鼻。
對于災區民眾:
最為緊急嚴重的問題是『如廁問題』,請提供簡單但是數量越多越好的『簡便馬桶』。在阪神地震后,我們利用硬紙箱及大塑料袋作為『簡便馬桶』,但是對于婦女還必須注意『簡便馬桶』的隱蔽性,以免由于隱私不足,婦女為避免上廁所而減少飲水進食,如此對于年輕婦女可能導致膀胱炎、貧血等,對于年長婦女則可能造成脫水,因此必須提供『安全具隱私性的簡便馬桶』。
如果水源供應足夠且衛生無虞,則不須太過擔心傳染病的問題。必須注意每人每天須用水2公升,而原則是量重于質的考慮。
對于災區:
你們可能有很多來自全國各地的自愿協助醫療人員。為使運作能順暢,我建議你們可組織以三人為一單位的『巡視與治療小隊』,每一小隊包括一位醫師、一位護士及一位當地之衛生工作人員,第三位成員即使是義工也可。理由是沒有當地的信息,我們無法提供任何適當的服務。
請主動發現及注意一些易罹病民眾及平凡的受災民眾。弱勢民眾不會主動提出抱怨,因此,對于老人、孕婦、哺乳中的媽媽、孩童、殘障者(尤其是視障、聽障者)必須投以額外的注意。
在救災中心:
救災中心必須有一位總負責人來統籌指揮。在醫療照顧部份,人員包含有資深的醫師及護士、營養師、社工師或是地方政府官員,另外,最好有一位心理專家。
本周可能有大量的救援物資但缺乏管理,此時必須注意避免食物中毒,救災中心的營養師可針對不同年齡民眾給予飲食建議。設立小型之『健康衛生廣告牌』,由于最常見的疾病是急性呼吸道傳染,所以鼓勵民眾勤加洗手、漱口、并注意身體保暖。在較為擁擠的地方,須特別注意「感冒」及「肺結核」,對于咳嗽的民眾,應提供口罩。在情況允許下,在空間上應盡量保持每人有3.5平方公尺、每一家庭有30平方公尺的活動空間。要盡可能為民眾提供最起碼的舒適生活環境。
依據WHO出版之「Earthquake and People's Health」(地震與民眾健康),在阪神地震發生后四周內,最普遍的疾病為呼吸道疾病,腸胃道疾病則自第一周起逐漸增加,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自第二周起逐漸增加,而循環系統疾病則在第二周達到高峰然后遞減,以上為阪神地震的經驗,僅提供作為參考,實際情況需視不同地區的情況而定。
心理層面的照顧:
心理輔導照顧必須從災變發生的早期即開始著手,心理輔導的對象為所有受到災變影響的民眾,包括受災民眾(尤其是不幸喪失親人、子女的民眾),及救災人員;在亞洲的救災人員常因強烈的使命感而不愿休息,甚至不眠不休,因此應在任務前充分告知及任務后簡報詢問,并提供救災人員休息空間,可獲得體力上及心理上的休息,此外,應避免媒體、電視過于刺激性、無益的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