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12月16日晚8時,海原發生8.5級地震。震中位于甘肅、寧夏交界的六盤山地區,震中烈度12度,災情最嚴重的是海原和西吉等縣。甘肅、寧夏、陜西、乃至青海、河南、山西部分地區都受到破壞。地震時,北京的電燈搖擺,遠在上海的人也有感覺。震害波及之廣,不僅為我國地震史上前所未有,而且為世界地震史上所罕見。
范宮認致母親 (1921年2月1日) |
藺采恭致母親(1920年12月25日) |
這次地震使“東六盤山地區村鎮埋沒,地面或成高陵或陷深谷,山崩地裂,黑水橫流,海原、固原等四城全毀。只海原一縣死七萬人。全區因地震而死者不下二十萬人。”“固原城垣城樓倒塌,垛墻全毀,房屋蕩盡。四鄉更重,西北兩鄉搖為平地。”“死三萬余人,壓死牲畜六萬余頭。”
重 建 捲 棚 修 葺 兩 部 樂 樓 碑 記 |
發生地震那天,天氣異常寒冷。由于居民都在室內,死傷更為嚴重。事后北洋政府沒有采取救災措施,致使災情擴大。有的人悶死于窯洞,重傷者活活痛死或慘遭狼吞食,許多人被凍死、餓死。第二年春瘟疫蔓延,又造成大批死亡。
重建捲棚修葺兩部樂樓碑記
庚申三歲冬有地震之災,捲棚傾塌,無以享祀神明
中華民國十二年(1923年)八月李善慶撰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