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發病部位為葉片、嫩莖、花芽及花蕾等,明顯特征是在病部長有灰白色粉狀霉層(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和菌絲體)。被害植株生長發育受阻,葉片扭曲,不能開花或花變畸形。病害嚴重時,葉片干枯,植株死亡。
病原蓼白粉菌[ErysiphepolygoniDC.],屬子囊菌亞門。菌絲體生于葉的兩面,分生孢子柱形,子囊果聚生至近聚生,暗褐色,扁球形,附屬絲不分枝或不規則分枝,彎曲,子囊長或短卵形,子囊孢子卵圓形或橢圓形。
病菌的無性階段為白粉孢(OidiumerysiphoidesFr.)。
病菌以菌絲體在寄主的病芽、病枝上越冬,次年產生大量分生孢子,萌發后侵入寄主吸收營養。
防治方法
1、適當增施磷肥和鉀肥,注意通風、透光。
2、將重病株或重病部位及時剪除,深埋或燒毀,以杜絕菌源。
3、必要時,在發病初期噴灑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