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的形態、發育、生理、生化等性狀的變異及其遺傳規律。
稻的遺傳研究始于20世紀初。1908年V.斯朵克(Stock)首先在爪哇進行了水稻的遺傳實驗,其后印度、美國、日本和中國的科學家分別在秈稻和粳稻上開展了較多的研究工作,水稻遺傳研究的進展是較為緩慢的,通過對于性狀遺傳的深入研究,繪制了12個連鎖圖。還利用三體開展了連鎖群與細胞學上可鑒別的染色體的對應關系研究。
栽培稻通過花藥培養可獲得單倍體,三倍體水稻可通過二倍體與四倍體雜交獲得,也有自然發生的,60年代中期起,先后有一些學者分別從粳稻和秈稻的三倍體植株的分離后代中獲得了全套初級三體。水稻單體雖自50年代起即有發現,因其不育而無從利用。
連鎖群 1917年F.R.派奈爾(Parnell)研究了水稻的性狀連鎖關系,1921年山口彌輔發現了米粒糯性與稃尖色的連鎖。1928年趙連芳曾對糯性與稃尖色、長護穎與小穗外形、紫稃尖與紫葉鞘進行連鎖遺傳研究,確定了3個連鎖群。其后,主要集中于稻株各器官的花青素著色以及形態結構的特殊變異上的研究。60年代初期,長尾正人和高橋萬右衛門首先提出了粳稻的12個連鎖群,稍后B.密司拉(Misra)等對秈稻也鑒別了部分連鎖群,結果認為秈粳稻的連鎖群及其標記基因順序都是相互一致的,有關出穗期遲早、抗病蟲的基因都已繪制在連鎖圖上,耐寒性和低溫發芽能力與其他標記基因的相關性亦已發現。通過不斷揭露性狀間的連鎖關系,定會有助于水稻育種工作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