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秋、冬、春廣泛發生于闊葉樹枯干上的食用菌,為世界上主要人工栽培食用菌之一,屬白蘑(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側耳屬。學名Pleurotus ostreatus (Jacq.ex Fr.) Quel.,別名平菇、糙皮側耳、北風菌、凍蘑。側耳營養豐富,每100g干菇含粗蛋白19.5g(含純蛋白11克)、粗脂肪3.8g、碳水化合物50.2g,粗纖維6.2g,以及鈣、磷、鐵等礦質元素和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D原等。側耳分布于中國、日本,以及歐洲、北美洲的一些國家。側耳的人工栽培于20世紀初始于歐洲,30年代初傳入日本。中國1936年在長白山林區已有段木栽培,同期在南方開展瓶栽試驗。60年代進入商業性栽培。
側耳子實體叢生、疊生。菌蓋直徑5-21cm。貝殼形、近半圓形至長形,后扁平,有后沿。表面濕潤、幼時青灰色至幾乎黑色,很快變為淺褐黃色,老時變黃色。無毛或被細鱗毛。蓋緣薄、平坦,內屈,有時開裂;菌肉白色,皮下帶灰色,柔軟;菌褶延生,有時在菌柄上形成隆起的脈絡。白色至灰白色,寬、稀、褶片之間有時有脈絡相連;菌柄長1-4×1-2cm,側生(有時偏心生)、短或缺,常被柔毛,基部有剛毛,帶白色,中實致密。孢子在顯微鏡下無色、圓柱形、光滑,8-12×3-4微米。
側耳菌絲在4-35°C都可生長,24-27°C為最適溫度,子實體發生溫度為7-22°C,最適溫度13-17°C。培養基含水量在60-70%,出菇階段的空氣相對濕度85-90%為宜。側耳需要新鮮的空氣,子實體發生時需要200-1000勒克斯的光照。菌絲生長所需的pH值3-7.2、以pH值5.5-6最適。
側耳可用樸樹(Celtis sinensis)、日本榿木(Alnus japonica)、楊樹(Populus spp.)等適宜闊葉樹的段木或枝條進行栽培。但多推行袋料栽培(簡稱“袋栽”)。培養料可用棉子殼、麥稈、稻草、木屑、甘蔗渣、玉米芯等。聯邦德國等國以麥稈為原料,用成套裝置依次完成原料粉碎、溫度調節,短時加熱滅菌(80-100°C),冷卻,接種等操作,用袋栽或箱栽進行大規模工廠化栽培,效果很好。中國多以棉籽殼、稻草、甘蔗渣等為培養料,不經滅菌,用生料進行室內床栽或室外畦栽。在春秋氣溫適宜時做好菌床,用混播、層播、穴播等方法播種,上覆塑料薄膜保溫保濕。15-20天后白色菌絲可布滿床面。此時應揭去薄膜,加強通風透光,噴水保濕潤。播種后經30-40天的管理,即可開始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