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的模索,試驗出一種“馬鈴薯地下栽培法”。此法是利用用戶家的土窖或窖,在基本無光照,適宜的溫溫度環境條件下,用塊莖來繁殖種薯。種薯在大田里種植,表現抗病毒、退化輕、鮮薯產量增加。這一方法已被國家專利局批準為發明專利,公開號:CN1094213A。為總結土窖簡易快繁種薯的技術,1995~1996年,我們在寧夏固原縣西郊試點,連續2年進行了馬鈴薯地下栽培試驗專項研究,不斷地完善了各種措施。
1.繁殖技術 ①一般繁殖種薯的窖要深、大。窖口離地面垂直距離3米左右。窖口方形或圓形。窖頂蓋土層厚約1.5~2米。窖內空間2立方米,是窖油式的,一個人下去擺薯鋪土基本能操作開來。 ②用土窖繁殖種薯,最關鍵的是要選擇健壯的塊莖作母薯。母薯要求無病無傷殘,比較均勻,一般每塊重約150克左右。母薯選好后,一定要在地面上晾曬1天,再放入窖內。 ③在窖內放母薯時,選用于逐個平擺開來,然后用鐵锨把土覆蓋在母薯上面。土要肥沃、潮濕。用大田耕作層內的土壤即可。因薯一直是在地下低溫條件下生長發育,所以土里必須摻和一些腐熟的牲畜糞肥和少量速效性化肥。1層母薯1層土。一般1個土窖內可鋪2層(即2層薯2層土),土層厚8~10厘米。據我們試驗,鋪的層次太多太厚影響結薯率。 ④母薯入窖時期也是大田馬鈴薯播種期。本地在4月中~5月上旬。把母薯放在窖內大約40天時間,塊莖上的芽便開始萌發,此時約是6月中旬。據我們觀察,窖內平均溫度是7.0℃。到7月上旬,塊莖長出約0.5~1厘米的芽條。在這個時期人注意用磚塊、土塊或瓦片平壓在最上面的一層土上。目的是不讓芽條繼續徒長,促使芽頂端膨大形成好薯。 ⑤仔薯在地下生長緩慢,約需100天左右。一個母薯級結2~3個仔薯。一個仔薯重約30~60克。收獲仔薯時,先把最上面壓的東西取掉,再把土刨開,用手把母、仔薯掰開。這時母薯由于自身的養分已耗盡,呈現皺縮松軟狀。有的已經腐爛。最后把土和殘薯全部清除出窖。把仔薯收好妥善儲存。仔薯自然休眠、越冬。第2年在馬鈴薯播種期,將仔薯(小整薯)播種于大田。 ⑥窖繁種薯時間較長。整個繁殖期內,窖內基本無光照。一定要保持窖內清潔干凈,有空氣。相對濕度在60%~70%,平均溫度8.9℃。窖口用麥草捆堵住。過些天就要敞開1次。防止雨水進入窖內。另外,要注意滅菌消毒,防止鼠害。 2.討論 ①據我們試驗,平均繁殖率是60.7%,即用100公斤母薯可繁殖出60公斤小整薯。如何提高繁殖率,我們仍在試驗。我們還用窖繁的種薯和一般留種薯進行對比試驗,結果前者比后者增產18.7%~23.9%。增產原因,我們初步認為,馬鈴薯在地下栽植培養,溫度較低,沒有傳毒媒介,不利于病繁殖,排除或減少了病毒的積累。塊莖在地下一個生長季節內,繁殖出的種薯生活力增強,保證了種用價值。 ②在西北馬鈴薯種植地區,改變以往馬鈴薯在大田收獲后直接留種的方式,采用窖內繁殖種薯的留種方式,一般農戶均能做到,可解決農戶自用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