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辛、溫、無毒。
【歸經】入肺、脾、胃。
【功效】發(fā)表散寒,去濕去水,止嘔祛痰,健胃進食。
【主治】中寒嘔吐,咳逆痰飲,腹中冷氣,胃納不佳;能解南星、半夏毒及殺魚腥肉類毒。姜皮主治浮腫脹滿。
【禁忌】陰虛火盛、汗癥、血癥、心氣耗散及火熱腹痛忌食。
【說明】姜是日常食用的一種調味品,又可入藥用。嫩姜用作日常調料和做醬菜,入藥治病則多用老姜。
【生姜藥膳方精選】
1、姜搗汁,加少量開水飲服,治胃寒嘔吐。
2、姜水煎冷服,解半夏中毒。
3、姜搗汁去渣,加蜂蜜30克調勻服下,治呃逆。
4、姜、陳細茶各10克,水煎服,連續(xù)數次,治淋雨濕衣感冒,腹瀉。
5、姜十片,蔥白七根,共搗爛,熱酒沖服,或敷臍部,治寒癥腹疼。
6、姜15克,紅糖30克,水煎服,治血虛痛經,風寒感冒初起,發(fā)熱惡寒、頭痛身痛,口不渴,無汗。
7、姜一大塊,連皮包上黃泥,放火中煨,有香氣時取出,去泥切片,開水沖泡當茶飲,治噯氣。
8、姜放熱灰中煨熱,切開搽患處,冶凍瘡。
9、姜搗爛涂患處,治腳膝腫痛,蜈蚣咬傷,蜂蝎螫傷,水火燙傷。
10、姜15克,陳皮10克,水煎服,治惡心嘔吐和妊娠惡阻。
11、姜擦患處,每日兩次,反復應用,治斑禿。
12、五神湯:荊芥、蘇葉、生姜各10克,茶葉6克,水煎五分鐘后加入紅糖30克,隨量服用。有發(fā)汗解表作用,可治畏寒,身痛、無汗諸證的風寒感冒。
13、姜糖蘇葉飲:生姜5克(切絲),蘇葉3克裝入茶杯內,開水沖泡,浸泡5-10分鐘后,加入紅糖攪勻趁熱服用。有發(fā)汗解表、祛寒健胃作用,可治風寒感冒、惡心嘔吐、胃痛、腹脹等癥。
14、姜蜜膏:生姜汁200克,蜂蜜200克,水煎至稠粘如膏時停火,冷卻后裝瓶備用。每次服30毫升,以熱開水沖服,每日2次。可治肺寒、肺燥型久咳不愈。
15、姜汁糖:白糖250克,水少許煎熬至較濃時,加入生姜汁一湯匙調勻,再繼續(xù)煎至用鏟挑起即成絲狀而不粘手時,將糖倒在大盆中(盆中四周及底部涂抹食用油),待稍冷時,用刀分切成50塊左右,每日空腹時食用數塊。有健脾、和胃、溫化寒痰、止嗽作用。適用于胃寒型老年慢性氣管炎咳嗽,多白痰,食欲不振,以及嘔惡等癥。
16、砂仁5克,生姜汁一湯匙,清水半碗,蒸半小時,去渣飲汁。有溫胃散寒,調中止嘔功效,適用于胃寒嘔吐,妊娠嘔吐等癥。
17、姜醋:生姜100克切成細絲,浸泡在250毫升米醋中,密閉貯備存用。每日空腹服用10毫升,有溫脾胃、散寒、斂氣止痛功效,可治慢性萎縮性胃炎胃痛、感寒性腹痛、蛔蟲癥腹痛,以及過量食用水果引起的腹痛等癥。
18、生姜粥:鮮生姜5-10克切片,大棗2-5枚,粳米100-150克,同煮粥,用適量油鹽調味食用。有暖脾養(yǎng)胃,祛風散寒功效,適用于病后或老年人脾胃虛寒,反胃食少,嘔吐清水,腹痛泄瀉,頭痛鼻塞,以及慢性支氣管炎肺寒喘咳。若用于風寒感冒則去大棗,加入蔥白3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