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絨絲膜菌
發(fā)布日期:2007-09-10
核心提示:編號 PRB.0513 圖 例 中文學名 紫絨絲膜菌 拉丁學名 Cortinarius violaceus (L.) Fr. 中文別名 堇紫絲膜菌 同物異名 圖 513 紫絨絲膜菌 : 1. 子實體, 2. 孢子, 3.褶緣和褶側囊體 分類地位 傘菌目、絲膜菌科、絲膜菌屬 形態(tài)特征 子實體中等至較大。菌蓋直徑4-8.5(15)c
編號 |
PRB.0513 |
圖
例
|
|
中文學名 |
紫絨絲膜菌 |
拉丁學名 |
Cortinarius violaceus (L.) Fr. |
中文別名 |
堇紫絲膜菌 |
同物異名 |
|
圖 513 紫絨絲膜菌 : 1. 子實體, 2. 孢子, 3.褶緣和褶側囊體 |
分類地位 |
傘菌目、絲膜菌科、絲膜菌屬 |
形態(tài)特征 |
子實體中等至較大。菌蓋直徑4-8.5(15)cm,扁半球形,呈深堇紫色,邊緣稍內(nèi)卷,絲膜易消失,表面不粘,密被絨毛和成簇的小鱗片,在蓋之中部更密。菌肉呈深堇紫色。菌褶彎生,較稀。菌柄長9-15cm,粗0.9-2.5cm,與菌蓋同色或稍淡,向下部稍膨大,基部漸細,具絲狀細毛,內(nèi)部松軟。孢子印褐色。孢子橢圓形,有小疣,9.6-12.1μm×7-7.8μm。褶緣囊體無色,近棒狀或頂端稍尖細,20-35μm×8-10μm。褶緣囊體稠密,多棒狀,有時頂端呈奶頭狀,頂端無色,中下部常帶淡褐色,50-75μm×12-20μm。 |
生態(tài)習性 |
秋季于混交林中地上散生或單生。 |
分布地區(qū) |
安徽、云南、吉林、黑龍江、青海、遼寧、貴州、新疆、西藏等。 |
經(jīng)
濟
用
途
|
可食用。往往在針葉林中產(chǎn)量大,可收集銷售。試驗抗癌。對小白鼠肉瘤180抑制率為100%,對艾氏癌的抑制率為90%。與云杉、榛等樹木形成菌根。作者在西天山云杉林帶科考時發(fā)現(xiàn)產(chǎn)量大,可收集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