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是我國古典醫籍中現存最早的一部醫學,在整個中醫的發展過程起著重要的作用。該書中闡述的理論,一直以來指導著整個中醫學術的發展,是學習中醫不可缺少的一部經典讀物,也是現代中醫院學生學習中醫時必讀的醫書。
顧名思義,“內經”是講內科方面的疾病,據《隋書.藝文志》記載,除了有《黃帝內經》外,還有一本《黃帝外經》。這兩本書是姊妹篇。看來,《黃帝內經》是針對《黃帝外經》說的。
那么,在“內經”之前為什么要冠上“黃帝”呢?
原來,黃帝是古代的帝王,姓公孫氏,又因他生于“軒轅之丘”,又名“軒轅氏”,再因建國于有熊,又名“有熊氏”。他戰勝了蚩尤以后,成為天子,“因有土德之瑞”,土色黃,所以稱“黃帝”。本書假托黃帝一問,醫學家岐伯一答的形式來論述,因此冠以“黃帝”二字。
《黃帝內經》現分為兩本書,一是《黃帝內經素問》,簡稱《素問》;二是《靈樞經》,簡稱《靈樞》。《黃帝內經素問》中的“素”字,可作根本解釋;“問”就是黃帝問岐伯的意思。《靈樞經》中的“靈樞”二字,明代名醫張景岳有這樣的解釋:“神靈之樞要,是謂靈樞”。人身屬于陽的精氣叫神,屬于陰的精氣叫靈,是說這本書論述了“神”與“靈”的關鍵扼要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