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齒莧”系草本植物,各地都有野生。味酸,性寒。入胃、大腸經(jīng)。清熱利濕,涼血解毒。主治細菌性痢疾,急性胃腸炎等。說起其異名叫“長命菜”、“長壽菜”,那恐怕就陌生了。其實,這些異名的由來流傳著既凄慘,又生動的故事。
相傳古代,一年的夏秋之際,北方農(nóng)村,久旱無雨,赤日炎炎,災(zāi)情嚴重,田間禾苗都枯焦而死。且疫痢流行,饑病交加,老、弱、病、殘者相繼死去。皇上、地方官吏,對農(nóng)村的災(zāi)荒、人民的疾苦,視若無睹,漠不關(guān)心,百姓的生死存亡,只有聽天由命。少數(shù)壯年力強者,勉強支撐,外出尋覓樹皮野草充饑。說也奇怪,他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田埂路邊有一種野草還茂盛地長著。觀其全草,光滑無毛,肉質(zhì)肥厚,心想:這草一定可以充饑,于是把它連根拔出,采集了一大堆,帶回家給全家充饑。吃完后,再去尋覓。吃了幾天后,居然大家覺得精神頓起。特別怪的是,所患的“拉肚子病”,也逐漸好了。這個好消息不脛而走,于是村里的人們都去田野尋覓。之后,村民就尊稱該草叫“長命菜”、“長命莧”,也有的稱它“長壽菜”,“馬齒莧”的異名,一一被記載在《本草綱目》、《中國藥植志》、《中國藥植圖鑒》等典籍中。近代編寫的大型巨著《中藥大辭典》也記載了“馬齒莧”的異名。
將“馬齒莧”連根拔出后置于烈日下曝曬,多日后仍久盛不衰,再經(jīng)入地載種,仍能存活。夏秋季節(jié)花開成熟,民間大量采集,洗凈,欲其貯存,四季常食,則必須將“馬齒莧”全草放鍋內(nèi),經(jīng)沸水燙過,然后日光下曝曬多日,才能曬得干燥,貯存?zhèn)溆谩?梢姡?ldquo;馬齒莧”的生命力,確實堅強無比,真不愧為“長命菜”、“長命莧”、“長壽草”的美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