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三個月,從立夏到立秋,包括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等六個節氣。夏季是一年陽氣最盛的季節,人體陽氣最易發泄。《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之交,萬物華實。”夏天三個月,天陽下濟,地熱上蒸,天地之氣上下交合,各種植物大都開花結果了,所以是萬物繁榮秀麗的季節。夏季氣候炎熱,是人體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人體陽氣外發,伏陰在內,此時要順應自然,注意養生,對防病健身、延年益壽是大有裨益的。
一、精神調養
《素問·五運行大論》說:“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熱主夏,內應于心。心主血,藏神,主神志,為君主之官。七情過極皆可傷心,致使心神不安。夏季怒氣當令,烈日酷暑,腠理開泄,汗液外泄,汗為心之液,心氣最易耗傷,所謂“壯火食氣”。故祖國醫學認為:“暑易傷氣”,“暑易入心”。在炎熱的夏天,尤其要更重視精神的調養,因為神氣充足則人體的機能旺盛而協調,神氣渙散則人體的一切機能遭到破壞。《醫書》中指出:“善攝生者,不勞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禍患何由而致也。”因此,夏季神氣調養要做到神清氣和,快樂歡暢,胸懷寬闊,使心神得養。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就是說,要使精神象含苞待放的花一樣的秀美,切忌發怒,使機體的氣機宣暢,通泄自如,情緒外向,呈現出對外界事物有濃厚的興趣,這是適應夏季的養生之道。所以,在萬物繁榮的夏天,應有廣泛的興趣愛好。利用業余時間多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文娛活動,如果條件許可,還可參加夏令營活動,外出旅游,消夏避暑等,這樣既使人心曠神怡,又可以鍛煉身體。
二、起居調養
夏季是人體心火旺,肺氣衰的季節,人應晚睡早起,順應自然,保養陽氣。《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夏三月,夜臥早起,無厭于日。”在夏季,晚些入睡,以順應自然陰氣的不足,早些起床,以順應陽氣的充盛。因為夏天太陽升得早,清晨空氣清鮮,早起后到室外參加一些活動,對增強體質頗有益處。夏季多陽光,不要厭惡日長天熱,仍要堅持參加勞動和體育鍛煉,以適應夏日養長之氣。由于夏天中午氣溫特別高,晚上睡眠時間較短,要適當午睡,以恢復疲勞,保持充沛的精力。夏月暑熱濕勝,宜防暴曬降室溫,但不可只圖一時之快過于避熱趨涼,切不可在室外露宿,臥居潮濕之處及坐冷石冷地。睡眠時亦不可讓電扇直吹,有空調設備的房間,亦要注意室內外溫差不要過大。在樹蔭下、水亭中、過道里、涼臺上乘涼的時間不宜太長,夏夜室外乘涼歸寢不可太晚。因為夏季暑熱外蒸,汗液大泄,毛孔開放,機體最易受風寒濕邪侵襲。如果不注意調攝,人體氣血虛弱,再遇外邪侵襲,很容易引起手足麻木不遂、面癱等病。汪綺石在《理虛元鑒》中說:“夏防暑熱,又防因暑取涼,長夏防濕。”《養老奉親書》指出:“夏月天暑地熱,若檐下過道,穿隙破窗,皆不可乘涼,以防賊風中人。”《攝生消息論》也指出:“不得于星月下露臥,兼使睡著,使人扇風取涼。”這些都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生活實踐經驗的總結,至今仍有教益。在衣著方面,由于夏天天熱多汗,衣服要薄一些,衣衫要勤洗勤換,久穿濕衣、汗衣,刺激皮膚,會引起多種疾病。夏季剛曬過的衣服不可即穿,否則,輕的會引起汗斑,重的會引起其他疾病。
三、飲食調養
夏季氣候炎熱,人體氣血趨向體表。正如《素問·四時刺逆從論》所說:“夏者,經滿氣溢,入孫絡受血,皮膚充實。”從而形成陽氣在外,陰氣內伏的生理狀態。人的消化功能較弱,食物調養應著眼于清熱消暑,健脾益氣。因此,飲食宜選清淡爽口,少油膩易消化的食物,和適當選具有酸味的,辛香的食物,以增強食欲。《養生書》指出:“夏至后秋分前,忌食肥膩餅、臛油酥之屬,此等物與酒漿瓜果極為相仿,夏月多疾以此。”
夏季的飲食要多辛溫,少苦寒,節冷飲。《千金要方》說:夏日宜“省苦增辛,以養肺氣”,《金匱要略》指出:“夏不食心”。少吃苦寒之食物可避免傷陽心。多食辛味食物以養肺氣,以免心火過旺而制約肺氣的宣發。夏月飲食不可過用熟食,但以混為宜,《養生鏡》中指出:“夏之一季是人脫精神之時,此時心旺腎衰,液化為水,不問老少,皆宜食暖物,獨宿調養。”此處“心肝腎衰”,是指陽氣旺而陰氣弱,“食暖物”,是為了助陽氣,獨宿調養是為顧護陰氣。酷暑盛夏,因出汗很多,常感口渴,所以適當用些冷飲,可幫助體內散發熱量,補充水分、鹽類和維生素,起到清熱解暑的作用,如西瓜、綠豆汁、赤小豆湯等,皆有良好的清暑解渴之功,但切忌因貪涼而暴吃冷飲、冰水、涼菜、生冷瓜果等。《頤身集》指出:“夏季心旺腎衰,雖大熱不宜吃冷淘冰雪、密冰、涼粉、冷粥”,否則,飲冷無度會使胃腸受寒,引起疾病。故有諺語說:“天時雖熱,不可貪涼;瓜果雖美,不可多食”,這是人們長期生活經驗的總結。夏天還要特別注意飲食衛生,預防腸道傳染病的發生。由于夏天喝水多,沖淡了胃液,降低了胃液的殺菌力,使致病微生物容易通過胃進入腸道;另一方面,濕熱的氣候環境也適合微生物的生長繁殖,食物極易腐敗變質。因此,夏天必須把好“病從口入”這一關,不吃腐敗變質的食物,不喝生水。生吃蔬菜瓜果一定要洗干凈。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在我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如《論語》中就有“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的記載;《金匱要略》中亦指出:“穢飯、餒肉、臭魚,食之皆傷”。夏季的飲食衛生習慣至關重要,如果不注意保養,不僅夏天多病,秋冬也會出現相應的疾病。故在南方流行著“六月債,還得快”的民諺。
四、運動調養
俗話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這說明夏天的運動鍛煉對健康起著重要作用。夏季經常參加鍛煉,可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實驗觀察發現,夏天經常參加鍛煉比不堅持鍛煉的人其心臟功能、肺活量、消化功能都好,而且發病率也較低。
夏天氣候炎熱,對人體消耗較大,若長時間在陽光下鍛煉可能引起中暑,所以,只有安排合理才能收到好的健身效果。首先運動的時間安排合理,最好在清晨或傍晚天氣涼爽時進行室外運動鍛煉,清晨起來到公園、河岸、湖邊、庭院等空氣新鮮處迎著朝陽,選擇合適的項目鍛煉。如慢跑、太極拳、氣功、保健功、廣播操等。晚飯之后,到戶外悠閑地散散步,對身體大有好處。在假日或合適的時間去江河湖海去進行游泳鍛煉,最益于調節情志,恢復疲勞,增進健康。其次,夏日鍛煉要做好必要的防護措施。在陽光下鍛煉時,要戴上白色遮陽帽或草帽,避免陽光直射頭部。鍛煉時穿的衣服以松軟、寬大、色淺、便于身體散熱的樣式為好。室內鍛煉要敞開門窗,使空氣流通。露天室外鍛煉,出汗較多時,可適當飲些鹽開水,不要喝大量的涼開水;如果運動之后滿身大汗,不要用冷水沖頭或洗冷水浴,這樣容易感冒或引起風寒痹痛、關節疼痛不利。最好洗熱水澡,既可消除疲勞,又使人感到格外舒服。第三,夏天鍛煉的運動最要適度,不要過度疲勞。患有高血壓、心臟病、動脈硬化、胃炎、甲狀腺機能亢進、肥胖病病人及年老體弱者,不宜在烈日下或高溫環境中進行運動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