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別名:羌青、護羌使者、胡王使者、羌滑
原料分類:藥食兩用食物
食用提示:內服:煎湯,6至12克;或入丸、散。
推薦菜品:白花蛇祛濕酒 羌活板藍根茶 追風酒 羌防翠藤魚湯
羌活詳細介紹
原料介紹
羌活為傘形科植物羌活或寬葉羌活的根莖及根。主產于四川、甘肅及云南等地。多于初春及秋季采挖,除去莖葉須根,干燥,切厚片。
羌活根莖為圓柱形或不規則塊狀,長4至13厘米,直徑0.6至2.5厘米。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外皮脫落處呈黃色。了間短縮,呈緊密隆起的環狀,形似蠶,習稱“蠶羌”;或節間延長形如竹狀,習稱“竹節羌”。節有多數點狀或瘤狀突起的根痕及棕色破碎鱗片,體輕,質脆,斷面不平整,皮部黃棕色,油潤,木部黃白色,具放射狀紋理,髓部黃色,氣香,味微苦而辛。寬葉羌活,根莖類圓柱形,根圓錐一股腦兒,表面棕褐色,近根莖處有較密的環紋,長8至15厘米,直徑1至3厘米,習稱“條羌”;有的根莖粗大,呈不規則結節狀,根較細,習稱“大頭羌”。質松脆,易折斷,斷面平坦,皮部淺棕色,木部黃白色,氣味較淡。以根莖粗壯,有橫節如蠶形,表面棕色,斷面質緊密,香氣濃郁者為佳。
營養分析
1. 芳香化濕,醒脾開胃,發表解暑。用于濕濁中阻,脘痞嘔惡,口中甜膩,口臭,多涎,暑濕表癥,頭脹胸悶。
2. 抗炎及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還具有抗癌作用。含有蛋白質、糖及維生素等營養。
3. 性味甘淡、微寒、有清熱、解毒、祛淤、消腫作用,可治療白喉、百日咳、痢疾、痔瘡、跌打損傷等癥。
相關人群
陰虛血虧,氣虛多汗者慎服。
食物相克
前胡惡皂莢,畏藜蘆。
相關人群
制作指導
凡外感風寒,癥見惡寒,發熱頭痛者,可與防風、荊芥、獨活等配伍;凡風邪偏勝者,可與桂枝、麻黃、烏蛇等配伍。
食療作用
羌活味辛、苦,性溫,歸膀胱、肝、腎經,氣雄升散;
具有散寒解表,祛風勝濕,除痹止痛的功效;
主治外感風寒、風濕,惡寒發熱無汗,頭痛項強,目昏鼻塞,肢體酸痛,風寒濕痹,水腫腳氣,瘡瘍腫毒,破傷風。
其他相關
羌活與獨活相似,古多不分,其產于羌地者,因名羌活。《綱目》云:“獨活以羌中來者為良,故有羌活、胡王使者諸名。乃一物二種也。”在《醫學啟源》中記載羌活具有散表寒,祛風濕,利關節除痹;特別是對風濕癥的骨關節酸疼有較好的醫治作用。
原料分類:藥食兩用食物
食用提示:內服:煎湯,6至12克;或入丸、散。
推薦菜品:白花蛇祛濕酒 羌活板藍根茶 追風酒 羌防翠藤魚湯
羌活詳細介紹
原料介紹
羌活為傘形科植物羌活或寬葉羌活的根莖及根。主產于四川、甘肅及云南等地。多于初春及秋季采挖,除去莖葉須根,干燥,切厚片。
羌活根莖為圓柱形或不規則塊狀,長4至13厘米,直徑0.6至2.5厘米。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外皮脫落處呈黃色。了間短縮,呈緊密隆起的環狀,形似蠶,習稱“蠶羌”;或節間延長形如竹狀,習稱“竹節羌”。節有多數點狀或瘤狀突起的根痕及棕色破碎鱗片,體輕,質脆,斷面不平整,皮部黃棕色,油潤,木部黃白色,具放射狀紋理,髓部黃色,氣香,味微苦而辛。寬葉羌活,根莖類圓柱形,根圓錐一股腦兒,表面棕褐色,近根莖處有較密的環紋,長8至15厘米,直徑1至3厘米,習稱“條羌”;有的根莖粗大,呈不規則結節狀,根較細,習稱“大頭羌”。質松脆,易折斷,斷面平坦,皮部淺棕色,木部黃白色,氣味較淡。以根莖粗壯,有橫節如蠶形,表面棕色,斷面質緊密,香氣濃郁者為佳。
營養分析
1. 芳香化濕,醒脾開胃,發表解暑。用于濕濁中阻,脘痞嘔惡,口中甜膩,口臭,多涎,暑濕表癥,頭脹胸悶。
2. 抗炎及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還具有抗癌作用。含有蛋白質、糖及維生素等營養。
3. 性味甘淡、微寒、有清熱、解毒、祛淤、消腫作用,可治療白喉、百日咳、痢疾、痔瘡、跌打損傷等癥。
相關人群
陰虛血虧,氣虛多汗者慎服。
食物相克
前胡惡皂莢,畏藜蘆。
相關人群
制作指導
凡外感風寒,癥見惡寒,發熱頭痛者,可與防風、荊芥、獨活等配伍;凡風邪偏勝者,可與桂枝、麻黃、烏蛇等配伍。
食療作用
羌活味辛、苦,性溫,歸膀胱、肝、腎經,氣雄升散;
具有散寒解表,祛風勝濕,除痹止痛的功效;
主治外感風寒、風濕,惡寒發熱無汗,頭痛項強,目昏鼻塞,肢體酸痛,風寒濕痹,水腫腳氣,瘡瘍腫毒,破傷風。
其他相關
羌活與獨活相似,古多不分,其產于羌地者,因名羌活。《綱目》云:“獨活以羌中來者為良,故有羌活、胡王使者諸名。乃一物二種也。”在《醫學啟源》中記載羌活具有散表寒,祛風濕,利關節除痹;特別是對風濕癥的骨關節酸疼有較好的醫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