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的生活節(jié)奏加快,生病時往往會造成服藥不及時,忙起來就忘記了服藥。于是,有人就想“亡羊補牢,猶為未晚”,干脆多吃一次吧;也有人一次服用兩倍劑量的藥物。其實這兩種方法都是不科學的。
為了維持恒定的有效血藥濃度進而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按一定的間隔時間給藥是必要的。臨床上,醫(yī)生是根據藥物半衰期(指血漿中藥物濃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時間)確定給藥時間。因此,什么藥間隔多長時間服用,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不能隨意縮短和延長。縮短服藥間隔時間,既會使體內藥物濃度過高而引起副作用,有些藥物還會引起蓄積中毒,又會造成藥物浪費,延長服藥間隔時間,會使體內藥物濃度達不到有效的穩(wěn)態(tài)藥物濃度,影響藥物的治療效果,延誤疾病的治療。
那么,廣大患者如何準確把握服藥時間呢?嚴格按照醫(yī)囑和藥品說明書中的詳細服藥方法和時間間隔服用。一般按半衰期的長短,常用藥物分為四類:一類是快消除類藥物(半衰期≤1小時),給藥次數較頻繁,以靜脈滴注藥物為主,如氨芐青霉素。二類是中等消除類藥物(半衰期4~8/小時),如磺胺異惡唑。三類是慢消除藥物(半衰期8~12小時),如美西律。四類為極慢消除類藥物(半衰期>24小時),可每天給藥一次。
因此,廣大病患者在服藥時一定要科學掌握間隔時間,再忙也得按時服藥,切不可采取忙時不服、閑時補服的方法。只有嚴格按照醫(yī)生醫(yī)囑或藥物說明書服藥,才能確保用藥的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