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從經濟學的角度講,就是通過合理配置資源,使產業最優化,效率最大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合理配置資源過程,就是資產運作的過程,其日的就是追求企業價值最大化。資本包括資產和資金兩個方面。我們平時使用較多的是資產和資金,而對資本這兩個字使用較少。這樣有人就將資產范疇擴大到資金。資產包括實物形態的資產和貨幣、票證形式的資金。有人則仍然將實物形態稱為資產,將貨幣、票證形態稱之資金。本文不想對資產、資金范疇作贅述.只想就倉儲企業的實物形態資產,包括庫房、場地、辦公用房、車輛、設備、家具用具、辦公用品等,如何在利潤的指揮下運作,談一些膚淺的看法。
倉儲企業怎樣圍繞著利潤進行資產運作呢?
1 用資產爭利潤
有資產便會產生效益,這是無疑的.問題是同一資產在不同企業家手中,會產生不同效益,有時其差異會有天塌之別,這就在于如何運作資產。眾所周知,我們倉儲企業的最大資產是庫房、場地等,如何使現有的庫房、場地效益最大化,確實大有文章。有的企業對創利潤頗豐的庫房、場地出租,不是坐享其,而是不斷地收集社會信息.研究市場行情.分析租賃客戶的狀況,抓住時機,對客戶不斷進行調整.將效益差、易欠租、管理不大好的客戶,換成效益好、信譽好的客戶,從產生效益的資產上再爭一塊利潤。有的企業不囿舊規,適應業務需求,比較資產自身產生的效益情況,突破傳統的做法,引人商業加工、裝配和整修,從擴大資產功能上再爭一塊效益。有的企業根據市場需求,不斷變化資產結構,將庫房和場地或劃小.或集中.從中多爭一些效益。總之,要使現有的庫房、場地這些資產運作好.就要有從現有資產中多爭一塊利潤的意識。
2 換資產求利潤
置換資產就是為了利潤,我們倉儲企業在置換資產過程中,應該始終圍繞利潤,從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目標出發,決定資產置換的方向和程序,用利潤指揮資產置換的全過程。有一家商業倉庫,相鄰是一家醫藥倉庫,這家倉庫為了便于答理,提議用其他多處倉庫與該商業倉庫置換。該商業倉庫人員從數量上分析,雖然比較上算,但是,醫藥倉庫其他兒處物業比較分散,從商業經營模式由分散逐漸向規模集中的方向發展這一趨勢分析,整體倉庫的利潤就大于分散倉庫,對這樣的置換方式,商業倉庫感到無利可圖,便否定了這個提議。另有一個倉庫,地處城巾郊區,進入市區要經過一座收費的大橋,對倉庫十分不便,曾有一家家具廠因市政動遷,愿用商住樓來置換,對比置換資產前后的收益,顯然雙方各有所求,倉庫利潤也有增加,就拍板置換。可見,資產置換與否,取決于利潤有沒有增加,置換資產是否成功,看所求利潤實現否。
3 借資產生利潤
借他人資產生出新的利潤,這是我們倉儲企業資產運作中慣用的手段,其中不乏成功之例,上海有一家倉儲公司,從1997年到1998年,連續兩次借用他人庫房近4萬㎡。1997年初,借一家人型國有企業閑置的倉庫3萬多平方米,他們借入后,就對倉庫進行形象包裝,使之面貌煥然一新,然后進行招商,引入客戶,當年就有利潤產生,第二年,利潤直線上升,獲利近百萬。1998年,他們再向外貿公司借了近8千㎡倉庫,用企業品牌招商,當年略有虧損、第二年開始就月月盈利。有的企業則不然.借人資產前預測十分喜人,借人后由于種種原因,出現了超預算中的虧損,而且逐月擴大,領導者顧及面子,明知經營難以為續.依然硬著頭皮堅持下去,結果,造成嚴重虧損。借他人資產生利潤成功者居多,失敗者也有,照理,失敗是兵家常事,問題是作出決策前,一定要頭腦清醒,多加測算,借資產運作是否虧后補?是否最終生出利潤?
4 進資產看利潤
資產增加,規模擴大,一般情況下是好事。如果增加的資產,是劣質資產,是無法通過包裝、運作產生利潤的資產,或是會帶來虧損。使企業整體利潤下降的資產,那么增加資產就不是一件好事。作為倉儲企業在收進資產時,要看利潤會不會增加。上海有一家倉儲公司,上級領導為了擴大其規模,通過置換將劣質資產變成優質資產,打算將一處五千多平方米的市區倉庫劃入,他們對該處倉庫的周邊環境,庫房結構作了詳細調研后,認為此他用作倉庫,運輸車輛進出不便,若歸入這部分資產不僅對改變現狀無濟于事,而且對公司整體效益會帶來負面影響。于是這家公司建議上級領導取消該設想。有的企業則不然,劃入的資產不論質量,認為有資產總是好事、資產多多益善,這種計劃經濟條件下的傳統思維不改進貽害無窮。我們對資產進入,首先要看其對我們企業的整體利潤是增還是減,增利潤,收進;減利潤,拒收。非但不要,如果自己有不出效益的資產,還要將它逐出。
5 出資產保利潤
作為企業,對自有的資產應不斷地進行分析,對那些經過千方百計運作.非但不產生利潤,反而給企業利潤帶來負增長的資產,就要設法通過運作予以調整,否則,企業的利潤難以保全。有一家倉儲公司,他們擁有一處近六千平方米的倉庫。庫房老化、設備陳舊、連年虧損。從長遠看,用于儲存該資產無法保值增值,他們就毅然決定將該倉庫送出去,一方面自己想方設法尋找合作伙伴,另一方面積極提議總公司對該處倉庫進行開發。當總公司尋找到合作伙伴時,就毫不猶豫地將它推薦出去。清理出劣質資產,不僅使企業整體利潤得到保全,而且能放下包袱.輕裝上陣,集中精力、則力和人力更好地運作現有資產。作為企業家,就是要把資產捏在手中,不斷比較分析.根據企業利潤.對其進行取舍、運作。
6 活資產增利潤
談到資產運作,我們往往注重于庫房和場地等項目的開發,而忽視對閑置資產的運用。抓住大的項目固然不錯,但放棄對閑置資產的管理也不足取。這里首先有一個觀念上的問題。計劃經濟體制下導致許多資產帳實不將,在帳面上有些資產身價不凡,但實際上的使用價值卻很低,好比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味,在管理者的意識中,有時臺受到“固定資產”概念的約束.總想守住帳面上的這份“家當”。我們有家倉庫曾有不少機械設備長期閑置,無人問津,物料間堆放著入量的桌椅、臉盆等雜物,甚至還有不少寫不出字的原珠筆,更有各類機修零配件。所有這些,單件的價值微不足道,帳面的總價值卻有幾十萬之多,若再閑置下去,既空占場地,又影響環境,其最終的結果也是可想而知。對這些閑置的資產,分門別類把它清理一下,能修理的修理,能作價出賣的就出賣,能交換的就交換。盡管處理后的價格與帳面有很大差距,但從變廢為寶這個角度出發,對閑置資產處理后所產生的變現部分,對增加企業的利潤無疑是有益的。所以作為領導者進行資產運作時,只要有利潤增加,不論資產的大小,都不能放棄。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市場經濟逐步健全。資產運作越來越引起我們倉儲企業的重視。近年來,我們倉儲企業在資產運作中,有不少企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也有的企業走了彎路,給人們留下了教訓,在資產的運作中、也出現了一些值得人們深思的新情況、新問題。綜觀這一切,要使資產運作健康發展,我們還需要注意這樣四個問題:
①思想上真正確定倉儲企業的運作就是為了創造利潤的意識。
②思維上要突破傳統觀念束縛,大膽尋找市場抓住機遇。
③工作中注意信息收集,運籌決策,靈活多變。
④企業中要健全和完善決策機制及監督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