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課堂上集體的視聽學習情境轉化為個人學習情境,使用程序教材的一種學習方法。程序學習的教學目的與教學內容沒有特殊的要求,任何國家的任何課本,都可以進行程序學習。但是,它必須由有關專家或教師把全部教學內容按邏輯順序分解成許多小的項目(問題)。前一項是后一項的基礎,后一項是前一項的發展,然后印刷成供學生翻閱用的程序教科書;或印刷成能安裝在教學機上的程序紙帶;或編成計算機用的程序軟件。程序的表達方式主要是以上三種。無論用哪種表達方式,學生都得從頭開始,首先對一個問題(刺激)進行思考,閱讀有關材料,進行回答(反應),如果錯了,再思考或查閱材料,再重新回答,一直到答對被認可為止,才可以進行第二個問題。如此按序按部就班地前進。一直到完成一個學習目標為止。程序教學的功能是可以肯定的。它的理論根據是操作性條件反射,也就是強化學說。該學說認為,有機體受環境的制約,來自環境的刺激要得到反應,增加刺激與反應間的神經聯結叫強化。強化正確的反應,消退錯誤的反應(即分化性強化),能提高學習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