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瓷也叫鐵氧體。它是由鐵的氧化物與其它某些金屬氧化物用制造陶瓷的工藝方法制成的非金屬磁性材料。它的主要成分是Fe2O3,此外還有二價或一價的金屬氧化物(如NiO,MnO,CuO,ZnO,SrO,BaO,PbO,Li2O等)或三價的稀土氧化物。50年代我國已開發出了鋇鐵氧體(BaFe12O19)和鍶鐵氧體(SrFe12O19),其化學性能和物理性能穩定,價格低廉,獲得了極其廣泛的應用。目前已出現一些不含鐵離子但具有磁性的氧化物。如NiMnO3,CoMnO3等。 磁性瓷主要用于高頻技術中(而金屬磁性材料一般只能用于10~100kHz范圍),如無線電、電視、計算機、自動控制、超聲波等方面。
凡是沒有不成對電子的物質,幾乎都有抗磁性(即產生的感生磁化方向與磁場方向相反)。具有不成對電子的離子(如過渡金屬離子或稀土離子,參看表8-7)都具有凈磁矩,無磁場存在時,這些磁矩取向混亂,不顯示出宏觀磁性,然而在外磁場作用下,這些磁矩就會沿外磁場方向排列而產生凈磁化強度,使原來磁場得以加強,這種性質叫順磁性。
在某些材料中,各離子的磁矩為強耦合,因此,即使在無磁場時,固體中也有一些不成對的電子自旋平行排列的區域,這些小區域內產生較大的微觀磁矩,稱為磁疇。
在鐵磁性材料中(如:Fe,Co,Ni及其合金和磁鐵礦等)中,相鄰原子(或離子)的不成對電子都是按相同方向排列;而某些固體中,離子與離子之間的未成對電子呈反平行排列,那么,整體就沒有磁性(如MnO,FeO,CoO,NiO等)。我們稱這種特性叫反鐵磁性。還有一類介于鐵磁性與反鐵磁性之間的,這類材料中離子與離子之間的磁矩沒有完全抵消,而具有凈磁矩,稱之為亞鐵磁性。磁性陶瓷就具有亞鐵磁性。
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電子計算機和航天技術的發展,對磁性材料提出高性能、高密度等要求,這樣稀土永磁材料得到很快發展。“第一代”、“第二代”稀土永磁材料均是釤鈷合金(成分分別為SmCo5和Sm2Co17),“第三代”是釹鐵硼永磁材料,其化學組成是Nd2Fe14B。“第三代”的主要成分是鐵,故價格低,大約只相當于釤鈷合金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