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類及臨床表現
急性單純性胃炎:多由外源性刺激因子所引起,如各種理化刺激,微生物感染或細菌毒素污染食物等。患者可有腹痛、惡心、嘔吐、腹瀉。嚴重者可有發熱、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偶有嘔血或黑便。上腹部及臍周輕度壓痛、腸鳴音亢進。病程短,數天內即可好轉。
腐蝕性胃炎:本病系由吞服或誤服強酸、強堿或其它腐蝕劑引起急性胃粘膜糜爛所致。最早可出現口腔、咽喉、胸外及中上腹部劇痛,常伴有吞咽疼痛,咽下困難、惡心和嘔吐,嚴重者可致嘔血、急性食管或胃穿孔和急性腹膜炎,并可出現虛脫和休克。急性期后,可逐漸形成食管、賁門或幽門的瘢痕性狹窄和萎縮性胃炎。
感染性胃炎:多種全身性急性感染,均可致血源性感染性胃炎,患者常有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等癥。
化膿性胃炎:本病少見。癥狀多極嚴重,可有高熱、寒顫,上腹部劇痛,并可有上腹部肌肉緊張和明顯壓痛等急性腹腔炎癥的表現。
出血性糜爛性胃炎:本病亦稱急性胃粘膜出血或急性胃粘膜病變。上消化道出血為其主要臨床表現。病人多有嘔血和黑糞,且嘔血較黑糞多見。出血呈間歇性發作。
(2)理化檢查
胃鏡檢查可見胃粘膜出血和糜爛性病變。胃鏡檢查可在出血后24-48小時內進行。
(3)治療
西醫治療
應立即去除誘因,積極止血和糾正出血性休克。甲氰咪胍口服或靜脈滴注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出血量大而致血壓下降者,應立即補液輸血。反復大量出血而內科治療無效者可行外科手術治療,但效果多不理想,死亡率也較高。
中醫治療
針灸:內關、中脘、足三里等穴位,適用于各種胃脘痛。暴痛實征用瀉法,久痛虛征用補法。
艾灸:中皖,足三里、神厥,適用于虛寒性胃痛。
單驗方
橘皮3克,白米一小蛇,水煎,姜汁沖服,適用于胃炎嘔吐。
豆蔻15克、生姜汁一匙,將豆蔻研末,用生姜汁為丸,每服l-3克。適用于胃寒嘔吐。
(4)護理
急性胃炎患者須及早治療。輕癥者,禁食1-2餐,嘔吐頻繁或病情較重時,應禁食1-2日,給予糖鹽水,以補充營養和水份,病情好轉后給予流質飲食,逐漸恢復正常飲食。急性腐蝕性胃炎者飲蛋白清、禁食、禁洗胃。視患者失水的程度,確定其補液量。補液時需嚴密觀察患者尿量,皮膚彈性,呼吸深度以及肺部情況。同時需注意患者體溫、脈搏、血壓、吐物、瀉物。如疑為食物中毒者,應收集排泄物,以鑒定毒物的性質。
(5)預防
加強飲食衛生管理,消滅蒼蠅、注解個人衛生、勿暴飲暴食和慎用損害胃粘膜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