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擾素(IFN)是1957年被發現的。它是一類分泌性蛋白,具有廣譜抗病毒、抗腫瘤和免疫調節功能。根據產生干擾素細胞來源不同、理化性質和生物學活性的差異,可分為α-1b型干擾素、β-干擾素和γ干擾素。α-1b型干擾素,常用于治療慢性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干擾素在國內有很大的市場,市場需求預期缺口非常明顯。單就乙型病毒攜帶者,其中有3000萬患者為顯性癥型,若有10%的患者采用干擾治療,每年的需求量在2-4億支,而國內目前總產量僅為4000萬支。干擾素的常用方案是100萬單位,每周3次,療程為3-6個月。
干擾素-α/β的生理作用主要有:⑴廣譜的抗病毒作用;⑵抑制某些細胞的生長,如抑制成纖維細胞、上皮細胞、內皮細胞和造血細胞的增殖;⑶免疫調節作用;⑷抑制和殺傷腫瘤細胞。干擾素制劑有自然的和重組的兩類。臨床應用的干擾素主要是從大腸桿菌中獲得的基因重組蛋白,僅表現單一亞型,如α-1b。
干擾素的臨床應用于:1.治療病毒性感染,干擾素對乙肝、丙肝、病毒性角膜炎、慢性宮頸炎、新生兒病毒性腦炎以及病毒性感冒均有一定療效。2.治療腫瘤,干擾素對多種腫瘤近期有良好療效,如白血病、淋巴瘤、乳腺癌、食道癌、艾滋病等。
干擾素-α/β的生理作用主要有:⑴廣譜的抗病毒作用;⑵抑制某些細胞的生長,如抑制成纖維細胞、上皮細胞、內皮細胞和造血細胞的增殖;⑶免疫調節作用;⑷抑制和殺傷腫瘤細胞。干擾素制劑有自然的和重組的兩類。臨床應用的干擾素主要是從大腸桿菌中獲得的基因重組蛋白,僅表現單一亞型,如α-1b。
干擾素的臨床應用于:1.治療病毒性感染,干擾素對乙肝、丙肝、病毒性角膜炎、慢性宮頸炎、新生兒病毒性腦炎以及病毒性感冒均有一定療效。2.治療腫瘤,干擾素對多種腫瘤近期有良好療效,如白血病、淋巴瘤、乳腺癌、食道癌、艾滋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