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性別決定有關的染色體。自1902年麥克朗在直翅目昆蟲中首次發(fā)現(xiàn)了性染色體后,性別決定就和性染色體緊密聯(lián)系起來。高等動物有明顯的性別差異,某些動物的雌體和雄體的每個細胞里,都有一對性染色體,它們的形態(tài)、大小和結構隨性別的不同而不同。哺乳動物(包括人類)的雄性個體細胞中有一對大小、形態(tài)、結構不同的性染色體(XY);雌體個體細胞中有一對形態(tài)、大小相似的性染色體(XX)。X染色體和Y染色體有同源部分,也有非同源部分,同源和非同源部分都含有基因,但因Y染色體上的基因數(shù)目很少,所以一般位于X染色體上的基因在Y染色體上沒有相應的等位基因。但Y染色體上有一個“睪丸決定”基因,它有決定男性(雄性)的強烈作用。鳥類的性染色體與哺乳動物不同,雄惡性循環(huán) 個體有兩個相同的性染色體(ZZ),而雌性個體則有一對異形的性染色體,即ZW染色體。植物中也有性染色體,如石竹科的女婁菜具一個X染色體和一個Y染色體的是雄株,有兩個X染色體的是雌株,且Y染色體比X染色體大。性染色體是從常染色體進化來的。隨著分化程度的逐漸加深,同源部分就逐漸縮小,或Y染色體逐漸縮短,最后消失。因此,可以說X染色體與Y染色體越原始,它們的同源部分就越多,非同源部分就越少。人的生殖細胞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如果發(fā)生性染色體不分離,形成的一個生殖細胞中,有兩個性染色體或沒有性染色體,這樣受精后產生的后代就由于性染色體的增加或減少,造成人類中常見的性別畸形。如人類的克萊恩費爾特氏綜合征,就是多了一條X染色體,而特納氏綜合征則是少了一條X染色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