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網膜下腔出血(SAH)是指顱內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網膜下腔。蛛網膜下腔出血一般分為顱腦損傷性和非損傷性(自發性)兩大類,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又分為兩種: 1.由于腦底部或腦表面的病變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網膜下腔稱作原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 2.因腦實質內出血,血液穿破腦組織進入蛛網膜下腔者,稱繼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此處述及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本病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常見的病因是顱內動脈瘤破裂,其他少見的病因有:腦血管畸形、酶菌性動脈瘤、血液病、膠原病、腦梗塞后、血管炎、腦及腦膜感染等。臨床表現為患者在激動、活動用力等情況下急劇起病,劇烈頭痛、嘔吐、頸硬(腦膜刺激征)甚至不省人事。發病率每10萬人5-20人,僅次于動脈硬化性腦梗塞和腦出血排腦血管疾病的第三位,可見于任何年齡,50-60歲多見,青壯年亦常見發病。四季均發病,以秋初、冬季為多。
臨床表現
1.劇烈頭痛伴嘔吐,多在活動或用力、激動狀態下突然起病,起病早期多有血壓升高、心率快、呼吸急促; 2.精神意識障礙:意識障礙常波動性變化是其特點之一,意識障礙恢復后又加重則可能為再出血、腦血管痙攣、腦缺血等; 3.腦膜刺激征:表現頸部強直,克氏征陽性; 4.顱神經損害:眼瞼下垂、眼球外展不能、一側周圍性面癱、面部麻木、耳鳴耳聾眩暈、視網膜出血和視乳頭水腫等; 5.其他神經功能損害表現:一過性一側肢體癱瘓、局限性或全身性抽搐、暫時性失語等;
診斷依據
1.活動用力激動狀況下突然劇烈頭痛、嘔吐; 2.查體有腦膜刺激征、眼底視網膜出血等體征; 3.腰穿血性腦脊液、壓力高; 4.顱腦CT示腦勾回、腦池有高密度影,腦實質內無出血影;
治療原則
1.去除病因(手術治療為主)。 2.控制出血。 3.預防和解除腦血管痙攣。 4.防止再出血。 5.降低顱內壓。 6.減少腦組織損害。 7.對癥治療及防治并發癥。
用藥原則
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基本用藥主要是抗顱高壓,抗腦水腫及防治腦血管痙攣,醫生可根據患者的個人狀況和病情在基本藥物中選用或聯合用藥。對于大多數有顱內高壓病人使用脫水劑是重要的對癥治療和搶救措施,其可減輕腦水腫、預防或治療腦疝,高滲性利尿劑及其用量的選擇必需根據病人顱高壓和腦水腫的嚴重程度,心臟功能,腎臟功能等情況適當選擇,腎上腺皮質激素(地塞米松等)應用于嚴重腦水腫顱高壓病人,但需要注意其可能引起“胃出血”的危險。蛛網膜下腔出血后由于顱內高壓會引起血壓的反射性進一步升高,用降壓藥適當控制血壓是防止再出血常用的治療措施。鈣離子拮抗劑尼莫地平、西比靈等可用于預防腦血管痙攣,但效果難定。靜脈滴注尼莫通被認為是有效預防和治療腦血管痙攣的藥物,但價格貴,止痛藥對于劇烈頭痛病人是必要的。感染是患者最常見的合并癥,必需根據感染的部位、類型等進行處理并選用適當的抗生素。
輔助檢查
對于臨床擬診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病人有條件者應首選顱腦CT檢查,無此項檢查的情況下,應根據病人的病情,在用脫水劑后嚴密觀察下行腰椎穿刺腦脊液壓力測定及腦脊液的常規生化檢查。為了盡早找到破裂的血管并與及時治療,應盡早行腦血管造影;對于不能耐受或不愿接受這一創傷性檢查的患者,可選用顱腦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或數位減影血管造影(DISA);其他有關的檢查便于t解病人其他臟器功能以便監護病情和治療。
療效評價
1.治愈:頭痛、嘔吐等癥狀消失,腦膜刺激征消失,腦脊液恢復正常。 2.好轉:頭痛、嘔吐等癥狀好轉,腦膜刺激征消失,腦脊液基本恢復正常。 3.未愈:頭痛、嘔吐等癥狀、腦膜刺激征無好轉或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