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狀核變性是一種與遺傳有關的銅代謝障礙引起的疾病,屬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有家族傾向。本病好發于兒童和青年,病變主要損害大腦的基底節和肝臟,引起豆狀核變性和肝硬化。臨床表現有進行性加重的肢體震顫,肌強直,言語困難,精神改變,肝硬化和角膜色素環。 本病因起病隱襲,臨床表現多樣,早期診斷較困難,故應引起警惕。該病如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預后良好,治療不及時,病情多持續發展,晚期因肝硬化,肝功能衰竭或并發感染死亡。故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關鍵。因本病屬遺傳性疾病,有家族傾向,對病人的同胞兄弟應從早檢查。
臨床表現
1.神經癥狀:成人多為動作減少,肌強直、慌張步態為主。兒童以舞蹈,手足徐動、肌張力減低為主,可有癲癇發作。 2.精神癥狀: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差,情緒不穩,后期有癡呆,可有幻覺,妄想。 3.肝臟癥狀、厭食、惡心、黃疸、肝脾腫大,肝功能異常。晚期有肝硬化表現。兒童多以肝臟癥狀首發。 4.角膜色素環(K-F環)。銅氧化酶及銅黃蛋白異常
診斷依據
1.兒童或青年人出現以上神經,精神癥狀。 2.原因不明的肝硬化表現。 3.角膜色素環。 4.有家族史診斷更肯定。
治療原則
1.低銅飲食; 2.促進體內銅鹽排泄; 3.減少銅在腸道吸收; 4.對癥、支持治療; 5.必要時手術治療。
用藥原則
1.早期治療首選D-青酶胺,同時加用維生素B6,震顫明顯可加用苯海索(安坦)、左旋多巴等。 2.如D-青酶胺治療出現副作用可加用潑尼松(強的松)或改用三甲基四胺。 3.無D-青酶胺可選其他排銅藥如二?基丁二鈉,硫酸鋅等。 4.有肝損害應加用護肝藥,晚期有肝功能衰竭應積極對癥、支持治療。
輔助檢查
1.早期、輕型的檢查專案以檢查框限“A”為主。 2.晚期或有癲癇發作、診斷不明需除外腦內其他病變者檢查專案包括檢查框限“A”、“B”或“C”。
療效評價
1.治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 2.好轉:臨床癥狀、體征改善,應繼續治療; 3.未愈:臨床癥狀、體征無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