鱘形目鱘科鰉屬的1種。一般體長2~3米,重200~400千克;最大個體長達5米以上,重達1000千克。體長梭形,被5縱行骨板狀大硬鱗。頭略呈三角形。吻長而較尖。與鱘類的區別在于口裂寬大,呈新月形。鰓蓋膜游離;左右鰓孔相連。須側扁。背部黑青色,兩側黃色,側硬鱗骨板黃褐色。
分布于中國黑龍江中下游、烏蘇里江、松花江、嫩江下游,為黑龍江流域的名貴魚類;黃河口附近的煙臺也有過記載。
為江河的底層魚類。喜生活在砂、礫粒質水底。常分散活動。平時多棲息在匯流及回水中,冬季在深水越冬。性成熟年齡16~17齡,長約2300毫米(♀)。產卵期5~6月。產卵場在砂質底、水流平穩、2~3米深處。懷卵量約38.34萬~328萬粒。卵徑2.5~3.5毫米。卵灰黑色、粘性。受精卵在水溫 15~17℃時7天孵化。年齡20~35齡,一齡前幼魚攝食底棲動物及昆蟲幼蟲;一齡后轉食魚類,以□類為主,其次是鯉、鯽、雅羅魚等。食量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