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身體的局部有了傷害、疾病等障礙時,以此為刺激所產生的感覺。對人來講,痛覺作為一種伴有強烈的不快情緒的感覺雖也算一般感覺,但另一方面,由于皮膚痛覺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外感受的性質,與其它皮膚感覺和味覺協同活動,參與對外物的硬度、銳度、熱(熱痛)、冷(冷痛)、辣的程度等性質的判斷。人的痛覺不只存在于皮膚和粘膜,而且在身體的所有部分,如胸膜、腹膜、內臟(內臟痛)、牙、眼、耳等都可產生。在皮膚和粘膜上,只有游離末梢是司痛覺的感受器(即痛點)。在感覺點中以痛點的數量為最多,平均為100-200/厘米2。角膜的中央區和咽頭后壁只有痛點,沒有其它感覺點。由于痛覺感受器位于表層,所以當受到寒冷和局部麻劑(可卡因等)的作用時,痛覺先于其它感覺而麻痹。在施行局部麻醉的外科手術時,也有痛覺消失,僅殘留觸覺的情況。痛覺沒有稱得上的適宜刺激。至于內痛覺,一般認為還有其它原因。刺激強度隨刺激面的大小、身體部位等而異,痛覺感受性(痛閾)有著顯著的個體差異。按痛刺激的產生方式和感受器部位存在著不少質(刺痛、鈍痛等)的差異,另一方面,在痛覺神經中可區別為A、B兩種纖維,一般認為A纖維傳導快痛覺(A痛覺),B纖維則傳導慢痛覺(B痛覺)。也有這樣的見解:由受損害組織形成的產物,作用于上述的神經末梢而引起痛覺的,其依據是痛覺刺激的潛伏期長(機械刺激時為0.4秒),后感覺的殘留時間也長。痛覺幾乎沒有感覺適應。與其它皮膚感覺相比放散多,感覺定位模糊,且往往會產生錯誤的定位標記,特別是在內臟痛覺方面這種情況更為明顯。因為痛覺信息和其它皮膚感覺信息不同,它并不到達大腦皮層,所以定位標記不容易被發現。痛覺的中樞傳導通路為沿脊髓前側束上行的丘系和沿脊椎中心部上行的丘外網系,前者被認為與傳導快的局部定位性疼痛有關,后者與傳導慢的彌散性疼痛有關。進而可能在上位兩者匯聚到達皮層下。但詳細情況尚不清楚。有一種閘門學說(Gate control theory,Wall.Melzack,1962)定用脊髓的痛覺輸入,在脊髓后角膠質區發生變化來解釋皮膚與內臟痛覺間的關系。癢感被認為是基于持續性微弱刺激作用于痛覺感受器而產生的感覺。因為對痛感沒有分化的感受器,所以在其它動物上存在與否,除推測外尚無驗證手段。但是魚類和頭足類,當遇有傷害性刺激時,會產生逃避和防御運動、體色變化、放出墨汁等反應,這也認為是一種學習效應,由此可推定痛覺是存在的。頭足類的腹膜對傷害很敏感,而內臟則不敏感。反之,昆蟲類,其身體的傷害并不影響其各種正常的行為,在幼蟲中有食其自身的傷口者,故痛覺的存在值得懷疑。在蚯蚓受到傷害時,所觀察到的劇烈的旋轉運動等,可按逃避反應而解釋為單純的反射。另外,最近對神經肽研究的進展已知有與痛覺有關的嗎啡受體和嗎啡樣肽(類嗎啡肽)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