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自培樁材大有可為
目前我國盆景所用素材大多來源于山采,從種子或小苗開始培養的盆景素材(本文稱“自培素材”)在全行業所占的比得不大。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是盆景制作和經營者沒有對自培素材和山采樹樁進行科學的、系統的、深入的對比分析和研究造成的。本文試圖從不同角度對自培素材的優勢進行分析。
一、社會效益
采挖山樁,特別是失去控制的亂采亂挖,一方面造成了水土流失,破壞了本來就十分脆弱的生態環境,另一方面,由于采挖者大多是山民,他們多數缺乏專業知識和技能,所采樹樁死亡比率很高,浪費了大量的有限資源。而自培素材則正好相反,從播種、壓條或扦插開始培育,不僅克服了采挖山樁的諸多弊端,而且增加了林木資源。
樹樁盆景(本文指用山樁制作的盆景,下同)因自身特點和諸多要求,很難進入尋常百姓家庭。自培盆景(本文是指用自培素材制作的盆景,下同)則正好相反,可以進入千家萬戶,對于盆景文化的宣傳、普通和應用,對于盆景行業的發展和壯大,對于提高全民的生活質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社會意義。
二、成型時間
一般愛好者認為,山采樹樁在栽種時已經很粗大,因而成型較快;自培素材因為是從種子或小苗開始培養,成型較慢。但進行深入分析時我們會發現:許多速生樹種自培成型時間比山采樹樁成型時間要短,有的經過技術處理甚至短了許多。
神奇的大自然給我們造就了千姿百態的樹樁。有經驗的盆景人知道,再美的樹樁,美不過一兩個部位,并不是所有的部位都符合盆景的藝術要求,所以需要再造型。對不理想的部位如根路、坡腳、樁身、枝干等,在大小、方向、位置、曲直諸方面,進行一系列的調整、再生、造型和養護,并且造型過程不斷循環,需要很長時間。一般的樹樁基本成型需要十幾年,長的需要幾十年,已成為業內共識。
自培素材成型時間比樹樁快,那是因為它在優越的人為環境下生長,可以連續地進行人工調整和控制,實行跟蹤造型和管理。
自培素材因為成型時間比樹樁快,所以樁頭顯得比樹樁小。但是小的樁頭會隨時間延長而逐步增粗。總體來說,人工營造的生長環境要大大優于山樁原生地的生長環境,所以生長速度較快。就以速生樹種為例,20齡的樹木可以說是“青年”樹,因樹種不同,按一般養護,其生長速度是前期慢中期快,平均應在每年增粗0.8厘米至1.3厘米之間,那么20年的素材也有20多厘米,在盆景樹木中也能算“大樹”了。
現在業內已有不少制作者利用速生品種的自培素材,制作古老的大樹盆景,其成型時間大大縮短,被譽為盆景造型技術的一場“革命 ”。用這種方法制作的盆景,既粗大又古老,而且成型快,造型形式靈活,可以隨心造景,使制作者滿意。筆者歸納主要有以下幾種:
1.捆綁合栽法 就是把自培素材培養到一定時候進行捆綁合栽,經過一兩年的加工和處理,就可以生長在一起了。目前在我國嶺南地區,不少人用此法制作大榕樹盆景,效果非常好。
2.貼干嵌入法 將優美的枯樁按需要畫線打槽,將同種樹木素材沿著枯樁栽下,并將素材枝干沿著枯樁嵌入槽內后固定,經過兩三年養護,就可以合二為一了,可以做得天衣無縫,真是神奇至極。目前主要在柏樹、梅花等珍貴品種的雕刻和舍利樁上應用。
3.模型纏繞法 將設計好的盆景樣式(主干以下)用軟質木頭做成模型,把素材沿著模型四周種下,均勻排列并按需要纏繞后固定,三年左右即可長在一起,樁身凹凸不平,蒼古奇特。在歐美盆景界經常有這方面的展示。
三、觀賞要素
自培素材在人為的環境中生長,可以在生長過程中跟蹤造型,用技術手段對素材進行前期藝術加工,就素材總體而言,比一般樹樁要美,而且造型形式比樹樁靈活。自培素材每個部位的觀賞要素都可以進行人工控制,因而樁身自然、比率協調、線條優美。
而樹樁只能在有限的部位和要素上受到控制,所以需要重新裁截,將好的要素保留,不好的除去,按照自培素材的養護過程進行再生再造后,才能達到比較理想的外觀。而且這種再造是有限的、被動的,不像自培素材那樣隨心造景、靈活多變。(
四、應用范圍
自培素材因為成型早、樁體小、樣式多樣、造型靈活,大大提高了素材的應用范圍,被廣泛應用到樹木盆景、山水盆景、樹石盆景、叢林盆景、微型盆景等盆景類型中。素材的藝術加工手段增多,意境表現空間也被擴大。而樹樁素材則多數被應用到一盆一樹的樹木盆景中,其意境的表現往往受到許多限制。
不同作者有不同的藝術表現手法,不同的手法就需要用不同形式的素材來表現。自培素材因為是定向培養,可以制作多種樣式,所以作者能得到稱心如意的材料,并且選擇余地較大。而用樹樁素材來表現某個特定主題時,總有“百里挑一”的煩惱。
用特定的素材來表現特定的主題,在作品制作初期,“材”與“ 題”的融合并不十分完美,因此還需要組合后的調整。對樹樁素材來說,不僅調整余地小,而且調整過程長,自培素材則相反,調整的靈活性較大,過程也相對縮短了許多。
所以,自培素材在應用范圍、意境表現、作品調整等方面為盆景藝術創作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五、消費市場
樹樁盆景因許多制約因素,其消費市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1.樁體相對較大,在裝卸運輸、擺放和移動等方面有局限性。
2.造型形式相對固定,難以滿足“千姿百態”的消費需求。
3.再造過程漫長,養護成本相對較高,其價格一般百姓很難接受。
與樹樁盆景相比,自培盆景則正好相反,大大拓展了盆景的消費空間,使盆景進入“千家萬戶”成為可能。
六、商品效益
盆景是藝術品也是商品。樹樁盆景若經營有道,具有十分豐厚的商業回報,但同時也隱藏著很大的經營風險,而自培盆景不僅回報豐厚,經營風險也被大大降低。這是因為:
1.樹木盆景的生產周期長,墊付成本多,資金周轉慢,就相對降低了年平均回報比率;自培盆景因為成型快,而且可以大批量規模化生產,雖然單個產品回報低,但它的成本少、周轉快、數量多。按等量的總資本比較,自培盆景的回報比率要高于樹木盆景。
2.樹木盆景的養護難度大、生產周期長、單個產品成本高,因養護死亡和意外事故而帶來的損失就大,但在同樣的幾率下,自培盆景的損失就大大降低了。比如,一件樹木盆景價格低的幾萬元,高的要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元,那要養護多少自培盆景呢?
3.自培盆景的消費市場比樹木盆景更為寬闊,相比之下,其潛在的商業機會就會更多。
所以,盆景企業家在經營戰略上要充分重視“結構調整”。要處理好不同品種、不同樣式、不同成型時間、不同樹樁體量等方面的結構關系。既要養好樹木盆景,又要種好自培盆景。既要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又要防范風險。這樣,我國的盆景事業才會健康快速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