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造型固定器問世
傳統盆景制作方法概括起來是:枝干造型有裁剪、彎曲、蟠扎、嫁接、雕飾五種方法,另外還有枝葉和根部造型等輔助方法。這些方法的應用基本由盆景制作者根據加工素材的具體情況,靈活應用。由于材料不一致或因制作者的水平、風格不一致,生產出的產品,常常是五花八門,良莠不齊,規格不一,合格率和成品率均不高。另外在整形修剪的過程中,常強調看、慢、裁,一步一步實施,需要很長時間,好的作品少則3-5年,多則十幾年甚至更長,才能最后定形,成品率不高。因此我們萌生了發明盆景造型固定器的思路,以克服傳統的盆景造型技術方面的缺點和不足。
我們根據盆景造型和制作工藝過程的要求,設計一個盆景造型固定器,在盆景植物生長發育到一定階段的時候,裝上這種固定器,校正盆景植物的莖干和枝葉的生長方向,改變它的自然生長習性,使之有規律地彎曲虬盤。盆景造型固定器可以根據不同的植物種類,不同的生育階段,不同的造型要求,設計成不同的規格,通過工廠進行制造生產。固定器可以重復使用,適宜于盆景植物的規模化生產。
具體操作方法
固定器的結構 用一定粗度和硬度的鐵絲作固定器的材料,或用木質材料,相隔一段距離,彎曲成卡狀,以便于盆景植物的枝干放入卡中。固定器上還設有一些分叉,用于盆景植物主枝造型的固定。固定器安裝后,盆景植物的主干被校正成“S”、“之”形或螺旋形,主枝也呈一定的規則分布。固定一段時間后(通常半年以上),盆景植物則被定形成彎曲虬盤的形狀。具體見圖片。我們在試驗過程中發現,還可改用半月形槽式材料制作固定器,適當增加一些能活動的卡,這樣的盆景固定器便于安裝,校正效果會更好。
盆景植物材料的準備及固定器的安裝 選羅漢松作試驗植物 ,用播種法(也可用扦插法或其他方法)快速育苗。育苗基質要求有機質含量高,N、P、K含量豐富,通氣性好,適當覆蓋。基質配方是:田泥∶泥炭=1∶1(體積比),外加10%(重量比)充分腐熟的禽糞,幼苗長至20-30cm高時移栽到塑料盆內(盆徑10-15cm)。盆栽基質同育苗基質。苗高60-80cm左右,半木質化時(幼苗3/4處于木質化程度),安裝固定器。
試驗設置及實施 2001年11月15日播種,2002年3月20日移栽,2002年9月18日統一安裝固定器造型,并對側枝進行適當修整固定。共取試驗對象30株,其中設對照5株。試驗期間需注意:
育苗和盆栽期內要精細管理,促幼苗成活、速長。
不能等到苗徑太粗才安裝固定器,也不能在植株太嫩時就急于安裝固定器。一般來說,當苗的主莖3/4木質化,苗高70-80cm時,韌性和彈性都比較好,此時安裝固定器效果較好。
固定器安裝后,對幼苗進行適當摘心,并按固定器的結構要求,留取側枝,側枝要進行中上部短截,以促進盆景植物的主莖和主要成形側枝長粗長壯。其他管理措施按常規進行。
所用25株羅漢松,安裝上固定器后,全都成形良好,完全按照固定器規格成形,并且生長勢與沒有安裝固定器比較,差別不很明顯,均生長較好。這說明,這種固定器,完全達到設計要求,既可使盆景植物快速成形,也對盆景植物的長勢沒有什么影響。
該發明的三大特點
科學性 該發明技術設計科學合理,在傳統盆景制作技術基礎上,充分考慮到植物的生長發育規律及其用作盆景造型的可適性、可行性,使盆景造型操作程式簡化。在盆景造型制作的操作過程中對植物的傷害較小,特別是裝上該盆景造型固定器后,對盆景植物的生長發育沒有什么影響。不同于傳統的盆景造型方法(例如:蟠扎法、鋸折法、剪裁法、垂吊法等),常使盆景植物受到嚴重的傷害并留下痕跡,影響盆景植物的觀賞性,甚至引起較高的死苗率,不利于規模化生產。
先進性 通過網上專利信息檢索,查閱相關資料,調查有關市場,目前還沒發現有盆景造型器方面的理論設想或技術操作的資料介紹。
實用性 簡化了盆景生產操作技術程式,使沒有藝術造型知識或沒有受過專門盆景造型訓練的人也可以從事盆景制作;縮短盆景生產周期,據估計制作相同規格的盆景,可以縮短生產時間1-3年;使盆景制作程式規范化,造型有一定的規則,在盆景生產中引入標準化生產的概念,有利于盆景生產的規模化發展。因此該發明在盆景生產中有推廣價值。
存在的問題
固定器的結構還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需要進一步改進,以便形成適合不同盆景植物的系列產品,特別是利用一些新的槽型結構材料,制成不同的固定器,可能更便于安裝。
本次試驗,只是一種小范圍的試驗室試驗,面積不大,不能完全證明這種固定器在其他盆景植物上的適應性,還需進行盆景固定器應用的大田栽培試驗,驗證盆景固定器在不同盆景植物類型,不同栽培條下的適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