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盆景制作與養護
培養土的配制
牡丹為深根性花木,肉質根,須根較少,而作為盆景,盆的容積有限,這就造成根部營養面積相對減少,使地下與地上部分營養失調,從而影響牡丹的正常生長發育。因此,培養土的科學配制是至關重要的。根據牡丹的特點,培養土應疏松、肥沃,腐殖質含量高,肥效持久為好。據我們研究,比較理想的配方是腐殖土、馬糞、園土、爐渣按2:1:2:1的比例配好混合均勻,并用人糞尿封好腐熟,一月后再用。
牡丹品種和樹樁選擇
牡丹盆景對品種的要求比較嚴格,應選擇成花率較高,生長量適中,造型較易的品種。如“朱砂壘”、“趙粉”、“胡紅”、“青龍臥墨池”、“脂紅”等品種。另外,“盛丹爐”雖然花量較小,生長量大,但它生長健壯,枝干蒼勁挺拔,自然株型較好,宜作盆景素材。
牡丹樹樁的選擇,從快速成型的角度考慮,應選擇那些適于造型或主干古樸端莊,苗齡較大的樁頭。以天然樁景好的最為理想。
上盆時間
上盆時間的早晚,直接影響樁景根系發育的好壞和來年正常開花。實踐證明,9月中下旬上盆較為適宜。
造型
牡丹木質堅脆,易斷裂,加工難度大。①主干做彎,盡可能隨其自然。上盆時作傾斜種植,先將做彎部位纏以訂繩或棕皮,而后從基部插入相應粗細的金屬絲(12—18號),作45°傾斜纏繞,方向與預定扭曲走向一致,方能越纏越緊。或用麻繩作弓形牽引,分期操作,逐步做彎,逐漸達到造型目的。②分枝(小枝)處理,主要以修剪為主。樁景層次、枝芽留舍等應考慮疏密、虛實關系和空間布局,使其達到理想效果。③根部處理:根部顯露可與樹冠重心相平衡,上下呼應,使根如虎掌、鷹爪,富有力感。露根處理可用逐漸沖刷盆土的方法,逐年提根。牡丹葉子肥大,可利用控制水肥,噴灑矮壯素加以控制。
盆面處理(配石及布苔)
配石以太湖石、石筍石為佳,可臥、可立,注意整個作品的和諧、均衡。布苔可以增加作品的美感,起到保濕隔溫的效果。
管理
澆水:因盆景盆小土少持水量有限,必須及時澆水,方能保證正常生長。上盆后立即澆透水一次,每星期視土壤干濕情況澆一次水。若澆水過量,易使枝葉徒長,長期積水還會使根部腐爛。尤其夏秋季節,應控制澆水,作到不干不澆。
施肥:盆中養分有限,只有適時施肥,才能保證正常生長。液態肥必須腐熟加水稀釋后施用,固態肥可在盆中均勻打孔施入,同時澆水。另外,注意冬季施用濃肥,春秋施淡肥,砟季盡可能薄施或進行葉面施肥。
注意越冬度夏:在冬季嚴寒地區,可將盆景放置地下,四周以土圍之,封住根系,到來年3月上中旬,將圍土除去,再行正常管理。盛夏酷暑時期,將盆景移至蔭棚上,并保證排水通風良好,每天進行枝葉及周圍噴水,增加空氣濕度,保證牡丹花芽分化期的水分供應。
病蟲害防治:上盆前,應剪去殘枝(若作為樁景的需要除外)、病根、壞根,并將傷口用0.1—0.3的石硫合劑消毒。盆土消毒,可拌入呋喃丹殺蟲滅菌(0.5公斤/立方米),在每年春節萌芽前和秋季落葉后各噴一次石硫合劑或多菌靈。當發現介殼蟲時,蠟質前,用25%亞胺硫磷800至1000倍液,或80%的敵敵畏1000—1500倍液噴灑,蠟質后用刷子刷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