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梅盆景制作
(一)植物學知識
屬蠟梅科,蠟梅屬。落葉灌木,小枝近方形。單葉對生,卵狀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半革質,全緣,粗糙。1月份先葉開花,延至2~3月間。花呈杯狀蠟質黃色,具濃香,以其在臘月開花,故稱臘梅花。色嬌香雋,不減紅梅,乃寒中之佳品。
主要變種
1.馨口梅又稱檀香梅,葉大,花亦大,外輪花被片淡黃色,內輪花被片有紅紫色邊緣及條紋,香氣濃。《花疏》記載:出自河南者,曰馨口梅,香、色、形皆第一。其花心紫色,如紫檀者,曰檀香梅。
2.素心蠟梅又稱荷花梅,花較大,花被片純黃色,內部不染紫色條紋,香氣亦濃。
3.狗蠅蠟梅又稱九英梅。花較小,花被片狹長,外輪淡黃色,內輪有濃紫色條紋,香淡。
蠟梅原產我國中部河南、湖北、陜西等省。在北京以南各地庭園中廣泛栽培,而以河南鄢陵最為著名,有鄢陵蠟梅冠天下之稱。
蠟梅喜光而略耐蔭,較耐寒,并耐干旱,忌水濕,適生于肥厚、疏松而排水良好的輕壤土,在粘重或堿性土上生長不良。壽命長可達百年以上,耐修剪,發枝力強,是花木盆景的優良材料。
(二)取材與培育措施
人工繁殖:蠟梅繁殖一般以嫁接為主,分株,播種、扦插、壓條也可。嫁接以切接為主,也可采用靠接和芽接。切接多在3~4月進行,當葉芽萌動有麥粒大小時嫁接最易成活。如芽發得過大,接后很難成活。切接前一個月,就要從壯齡母樹上,選粗壯而又較長的一年生枝,截去頂梢,使養分集中到枝的中段,則有利于嫁接成活。接穗長約6~7厘米,砧木可用狗蠅蠟梅或用4~5年生蠟梅實生苗。砧木切口可略長,深達木質部為宜,扎縛后的切口要涂以泥漿,然后壅土封起。接后約一個月,即可扒開封土檢查成活。用切接法繁殖的蠟梅,生長旺盛,當年可高達40~60厘米。靠接繁殖多在5月份前后進行,砧木多用數年生蠟梅實生苗。先把砧木苗上盆培養成活,把它們搬至用作接穗的母枝附近,選擇母枝上和砧木苗粗細相當的枝條,在適當部位削成梭形切口,長約3~5厘米,深達木質部。削口要平展,砧木和接穗的削口長短和大小要一致,然后把它們靠在一起,使四周的形成層相互對齊,用塑料帶自下而上緊密綁扎在一起。嫁接成活后先自接口下面將接穗剪斷,再把切口上面的砧木枝梢剪掉即成。芽接繁殖宜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為好,蠟梅芽接須選用第一年生長枝條上的隱芽,其成活率高于當年生枝條上的新芽,可采取T字形嫁接法。
分株繁殖多在蠟梅花后休眠期進行,選擇有細根又距地面較近的分枝,先把周圍土挖去,用快刀或細鋸將分株從母枝上割下,要帶有部分木質。分后的小株應及時栽種,注意庇蔭和保持盆土濕潤,也易成活。
山野采掘:采用山地野生蠟梅老根樁下地培育,制成蠟梅古樁,較為普遍,收效亦快。選取多年砍伐萌生的老樹樁,掘回后,注意保護根系,修剪枝條。選擇光照適中,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地方進行養胚,成活后移至盆內培育。如是狗蠅梅老樁,則可選素心蠟梅進行嫁接,成活后即可按需加工造型。
(三)上盆過程
選盆:蠟梅宜用紫砂陶盆,也可用釉陶盆。一般實生苗蠟梅多用圓盆、方盆、六角盆等,蠟梅老樁可用中深的馬糟盆或海棠盆,懸崖式多選用千筒盆。色澤以深紫色或赭紅色較好,以映襯蠟黃色花朵,增加其觀賞效果。
用土:蠟梅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排水良好的的沙質壤土為好。盆栽常用腐熟的田園土或腐葉土摻拌20~30%礱糠灰作培養土。
栽種:移栽蠟梅多在花早春進行,以3月上旬花莖新芽萌發前后為宜。一般宜斜栽,便于造型時取勢。栽前可進行一次整形修剪。上盆時盆底可施足基肥。
(四)整姿技術
加工:蠟梅的造型整姿以修剪和摘芽為主,攀扎為輔。河南鄢陵縣西姚家村素有鄢陵蠟梅冠天下之稱。其傳統造型藝術有屏扇梅、疙瘩梅、懸枝梅等,尤以屏扇梅最受歡迎,其造型過程:時間宜在3~4月期間,用滾刀法和龍刀法使主枝扭曲螺旋上升,在芽剛萌動時于待彎處斜切一刀,刀口斜入,深度達枝干直徑2B3。小心彎折,使裂開的木質部上段支在下段上,用立桿扶住新做彎的主干,用繩縛好。再把各枝條頂梢全部造成向下。切口在1個月內要涂泥,并保持不掉,隨掉隨補。基本骨架形成以后要注意修剪,及時摘心,以維持屏扇造型。
樹形:蠟梅與梅花雖不屬同科,但花期相近,花朵、香氣亦相似。蠟梅色嬌香郁,不減紅梅,故可借鑒梅花的造型原則: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梅貴稀不貴繁;貴老不貴嫩;貴瘦不貴肥;貴合不貴開等。故主干宜斜橫,枝葉宜疏展,樁老顯遒勁。傳統造型除河南鄢陵的屏扇式、疙瘩式、懸枝式外,還有順風式、垂枝式、游龍式等,現在造型,樹形大都以斜干式、自然式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