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柏樹、游龍梅盆景制作
徽派盆景以艾縣賣花漁村為代表,代表樹種有梅花、檜柏、黃山松等,其中以"游龍梅"和"扭旋式"(磨盤彎)的檜柏為代表。多為規(guī)則式,也有自然式。蟠扎材料通常采用棕繩、棕絲、棕披(棕櫚葉片)、苧麻,近年也開始用鉛絲、銅絲等,另外有以竹片作綁扎輔助墊襯材料。初次進行蟠扎時,多用棕披,質(zhì)軟、富韌性,不會損壞小苗皮層,經(jīng)一個寒暑枝干基本定形后,棕披自行解體,省工又省時,在對大的主干進行,蟠扎時,為使彎曲凸器處不致斷裂,先插一薄竹片于植株根部,并使緊貼樹干,然后用苧麻將竹片環(huán)環(huán)相扣,緊纏于干上再行作彎,經(jīng)風雨侵蝕苧麻即自行腐爛。由于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徽州盆景均作野外培植而非以盆盎為托。這樣就使壓條繁殖的梅花非常易于成活。一個大的梅樁周圍,一年可壓條數(shù)枝,且當年可長到一米多高,生長旺盛者,枝條徑粗可達2cm,秋天從折傷生根處下方割斷,定植,第二年即可用于造型。通常的造型方法為"粗枝粗剪,剪扎并重"并用樹棍插在土中作支撐物,幫助固定整個骨架,常采用二至五年生苗加工,每一、二年重扎一次,通過棕繩、棕絲棕披對植株主干、大枝進行粗扎,并作粗修剪,一般三年主干即可定型。側(cè)枝加工采用先扎后剪,對于小枝一般不作細加工,而是著重修剪。對一些小枝、細枝及葉的修剪,可促進隱芽,腋芽、白定芽的萌發(fā),使整體的空間形態(tài)自然且富韻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