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的流派及其藝術風格
五大流派及其風格
嶺南派盆景及其風格
以“花城”廣州為中心的廣東盆景,因地處五嶺之南面稱為嶺南派。這里氣候溫暖,日照充足,雨水充沛,草木滋潤,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為盆景藝術繁榮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雖然嶺南盆景藝術起步較晚,但也有數百年歷史。清朝廣東藉著名詩人屈大均,在其所著的《廣東新語》中就有較詳細的記載。
然而,嶺南派盆景藝術風格的真正形成,則是本世紀30年代以后的事。傳統的廣東盆景,形似北派的“游龍彎”式,樹干蛇行直立,左右垂臂橫出,作五托或七托,樹頂扁平,稱“古樹”,又叫“將軍樹”,這種盆景很費功夫、時間,一般需要三四十年才能成型。
到上世紀末,隨著社會的變革,文化藝術的發展,特別是受到嶺南畫派的影響,一部分廣東畫家既善于繪事,又愛玩盆景,在造型上進行了大膽改革,以畫意為本,逐步擴大樹種范圍,成為當今嶺南盆景的雛型。30年代以后,廣東盆景分作三個流派:一是以盆景藝術家孔泰初為首的一派,樹形蒼勁渾厚,樹冠秀茂稠密,構圖嚴謹,表現曠野古木的風姿;二是以廣州三元宮道士為首的一派,主要利用將要枯死的樹樁作材料,經過精心培育,從某一部分長出新芽,以瀟灑流暢為貴;三是以廣州海幢寺的素仁和尚為首的一派,扶疏挺拔,兀立云霄,技托雖少而不覺空虛,含蓄簡括,高雅自然,很有點鄭板橋“冗繁削盡留清瘦”,“一枝一葉總關情”的詩意。
新中國成立后,由孔泰初擔任技術指導的廣州盆景協會,以西苑為研究基地,將三個流派的優點集中起來,融為一體而成為完整、獨特的嶺南派,使嶺南盆景的藝術造型更加變幻莫測,千姿百態。諸如秀茂雄奇的大樹型、扶疏挺拔的高聳型、野趣橫生的天然型、干矮葉密的疊翠型等等,就總的藝術風格言,可以概括為8個字:雄渾蒼勁,流暢自然。
嶺南派風格創始人之一的孔泰初,從19歲起就致力于盆景藝術事業,首創“蓄技截干”法,具體操作方法是:在樹木的第一節枝(即主干上的側枝)長到所需要的粗度時,進行強度剪截;同時選留角度、位置適合的第二節枝(或芽),待第二節技蓄養到所需要的粗度時,又加剪裁,以下第三節、第四節……都按此法進行。一般每一節枝上留兩個左右的小技(或芽)一長一短,經多年修剪后,枝干的比例勻稱,曲折有力,其枝托“上翹如鹿角,下垂如雞爪”,古拙入畫,有躍枝、飄枝、攤枝之分,每一枝托的第二、三、四層的枝爪,要求逐漸減細,分布均勻。枝托(相當于北派的枝盤、云片、枝片)是嶺南派造型的基本技法,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春夏秋冬,四季可賞:春季抽芽,新綠點染;夏季濃郁,翠蓋重疊;秋季霜降,黃葉自俏;冬季天寒,角爪生輝。有時為了觀賞枝托的角爪美,故意摘去葉片,稱為“脫衣換錦”,這是其他盆景流派難以達到的藝術效果。
山水盆景雖非嶺南派所長,但也有相當的成就,主要表現南國山明秀麗的自然風光,不乏危巖奇峰,高峽深谷,富于嶺南畫風。常用石材有英德石、砂積石、蘆管石、浮石、海母石(珊瑚石)、鐘乳石等。
樹樁盆景常用的樹種主要有:九里香、福建茶、榆、雀梅。榕、黃楊、羅漢松、五針松、杜鵑、水桅子、梅、銀杏等。
川派盆景及其風格
四川古稱巴蜀。唐朝貞觀元年(公元627年)設置劍南道,所以過去也把川派盆景稱為“劍南盆景”。唐玄宗以后,州治改在益州,就是今天的成都市,其所管轄的范圍不僅限于四川,而且還包括云南、貴州的部分地區。
獨特的巴山蜀水,經過漫長的歷史流程,孕育出了獨特的巴蜀文化。據《蜀王本紀》、《華陽國志》記載:“從開明上至蠶叢積三萬四千歲,”“蜀之為國,肇于人皇。”如果說這些記載偏重于傳說的話,那么,廣漢的三星堆,就足以證明巴蜀文化的悠久歷史,早在相當于新石器時代晚期到西周初年(距今約4500年到2900年),四川所鑄造的青銅器物如青銅人像,就從未見于其他遺址,其體質特征及其服飾也與華夏族不同;其他器物的形制也多不見于中原地區,雖然某些器物與中原類似,但就其總體特征來看,它與中原文化以及其他地區的文化都不盡相同,具有鮮明的地方性,已初步形成一個獨立的文化體系。
川派盆景藝術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在造型上從簡到繁、再從繁到簡的過程,前一個“簡”是簡單,后一個“簡”是簡練。同其他盆景流派一樣,根據“樹姿近畫”的造型原理,先有自然類,后來經過模仿老樹的姿態和變化,不斷總結出了表現這種姿態和變化的技法規律,通過歷代盆景藝術家的創造和完善,最后歸納為10種身法和3式、5型。盆景藝術大師陳思甫在他的專著《盆景樁頭幡扎技藝》一書中寫道:“若以規律類平技式樁頭論,成都和川西地區的主干彎曲、校視下傾的造型,乃是仿照峨山高寒之地長期被積雪壓抑的松柏的低矮老態,雪融化后,樹梢直立,枝椏由垂轉手或略帶傾斜狀。故爾平枝式規律類型樁頭,枝盤漸至盤端往下斜而平整,或技盤基部下傾、盤略下斜而平整。”這說明規律類來源于生活。但它又高于生活,是對大自然的藝術概括與藝術加工,并且進而如古典詩歌的“格律化”一樣,使之集中展示傳統美學中的基本原則:對稱美、平衡美、韻律美,統一中求變化,變化中有統一,活潑而有序,莊重而靈動。“它擺脫了自然現象對盆景藝術的盲目控制,以清醒的理性、充沛的情感統馭著它的反映對象。它一方面再現大自然,另一方面又主動地表現人對自然的審美理想。在藝術形式上,它以嚴謹的格律作為基本的結構原則,它是盆景中的‘格律詩’。”(唐春來:《規律類樹樁美的探索》,載《成都盆景研究》)。
正因為規律類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所以,自然類隨之慢慢“淡化”,只保留了極少數的懸巖式,現在保存完好的“老齡”樹樁盆景就是最有說服力的見證。清朝末期,每年農歷二月十五日成都青羊宮舉辦花會(已延續至今),各地的花農和盆藝者都把自己制作成型的各類樹樁盆景送到花會上展銷,此時的樹樁盆景已完全采用“三式五型”的造型技法。迄今為止,四川的樹樁皤扎,無論是何種形式,基本上都沒有越出這一時期所形成并廣泛采用的技法和造型規則。清末民初,成都和各縣的著名皤扎藝人約60余人,其中最著名的有竇禹朋、陳洪順、張彬如、陳玉山、戴開弟、戴崇光。龔音如、李洪泰、紀成久等。到了本世紀40年代,自然類樹樁盆景重新抬頭,但在蟠扎技法上與規律類大致相同,除懸巖式外,一些自然類樁頭的造型幾乎是一種偶然的“機緣”。陳思甫的父親陳玉山就是常用一些枝條殘缺、不適合制作規律類盆景的樹坯,順勢加工為自然類。其后李忠玉及邱開春、王明文等發展了自然類,逐漸成為今天川派樹樁盆景的兩大主要類型之一。
川派山水盆景,雖然遠在兩宋已見端倪,尤其是安岳縣圓覺洞和大足縣大佛灣摩巖造像中,飛天與傳女手托的山萬盆景,已與今天的淺水山水盆景十分相似,但因明、清盆景向樹樁傾斜,直到近千年后的四五十年代,才由一批園藝家、畫家。盆景“玩家”親密合作,使之成熟。
總的說來,川派盆景的藝術風格:樹樁以古樸嚴謹,虬曲多姿為特色;山水盆景則以氣勢雄偉取勝,高、懸、陡。深,典型地表現了巴山蜀水的自然風貌。
由于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川派樹樁盆景一般選用金彈子、六月雪、羅漢松、銀杏、紫薇、貼梗海棠、梅花、火棘、茶花、社鵑等;山水盆景以砂片石、鐘乳石、云母石、砂積石、龜紋石,以及新開發的品種為制作石材。
揚派盆景及其風格
以揚州為中心的揚派盆景,包括嘉州、泰州、興化、高郵。南通、如皋、鹽城等地,由于地處江蘇北部,故又統稱蘇北派。
揚州是一座具有24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地處長江和大運河的交匯處,交通十分發達,加之氣候宜人,物產豐富,早在唐朝就是全國最繁華的商業城市之一,所謂“一揚二益’沖的“揚”即指此地。這里山明水秀,風光旖旎,文人薈萃,商賈云集,既是魚米之鄉,又是文明之邦,因此,在審美情趣方面既有注重形式的傾向,又有浪漫抒情的傳統,白居易的一曲《憶江南),讓人們吟唱了一千多年,成為人們夢里留連忘返的“天堂”。在這么一個地域環境中孕育出來的盆景藝術,蒼古清秀,靈巧飄逸,尤其是在全國各流派中獨樹一幟的“云片”造型,更顯示出豐厚的文化意蘊,仿佛進入了《憶江南》夢幻般的瑰麗世界,韻味無窮。揚派一代宗師萬覲棠的代表作《巧云》、《瑞云》、《翠云》等,不但在國內各大型盆景展覽評比中一再奪魁,而且飲譽海外,在世界盆壇引起震動,其作品遠銷英國、日本、德國、丹麥、荷蘭等國。
揚派樹樁盆景要求“樁必古老,以久為貴;片必平整,以功為貴一。在造型技法上同川抓清汗步相似z處,問好米用標公蟠扎,精扎細剪,單是棕法就有11種之多(揚、底、撇、靠、揮、拌、乎、套、吊、連、縫入云片要求距離相等,剪扎平正,片與片之間嚴禁重復或平行,觀之層次清楚,生動自然。云片大小,觀樹樁大小而定,大者如缸口,小者如碗口,一至三層的稱“臺式”,三層以上的稱“巧云式”。為了使云片平正有力,片內每根枝條都彎曲成蛇形,即“一寸三彎”。現在采用“寸結寸彎雞爪翅”技法,即每隔一寸打一個結,主枝像雞翅,分枝像雞爪,比傳統的“一寸三彎”簡易多了。與云片相適應的樹樁主干,大多皤扎成螺旋彎曲狀,勢若游龍,變幻莫測,氣韻生動,舒卷自如,慣稱“游龍彎”。云片放在彎的凸出部位,疏密有致,蔥翠欲滴,與主干形成鮮明的對比,同時顯示出蒼古與清秀。
揚派盆景分為兩支:揚州、泰州一帶稱為西派,以“游龍彎”為主要標幟;南通、如皋一帶稱為東派(現在也稱通派,在一些盆景文章中列為單獨一派,不過,按傳統劃分,屬于揚派),則以“兩彎半”(或“三彎半”)為主要特色。
“兩彎半”又稱“獅式”盆景,相傳為明代畫家所創,造型上有極嚴格的要求,必須構成三彎九片一頂(三彎半),意態如獅。但“三彎半”的造型難度太大,很不容易達到標準,以后逐漸簡化為“兩彎半”。到上世紀末至本世紀初,南通有位名叫徐朗屏的盆景“玩家”能文善畫,酷愛盆景,“兩彎半”經他不斷完善在盆景藝壇上占有突出的位置。
制作獅式有5個要點:一提根、二頓節、三拿彎、四做片、五收頂。前二者表現古雅,后三者妙在傳神。須要大而圓,切忌尖形或羊角形,才有獅頭的韻味。主干的最佳效果是:一級。二駝。三抬頭。四回項。寓彎于直,須根相應,狀如坐獅,回首顧盼。做片的要求不像楊派“云片”那么嚴格,一般用五片,六片亦可,第一彎左右各一片,背上一片,第二彎的左右各一片特別重要,能夠體現獅子的動態,上下兩片相對要“上捧下蹲”,才能收到活靈活現的藝術效果。獅式盆景還有另一種布局,盆中植大、小樹樁各一,構成“母子樹”,經過分別造型表現“太師少保”之類的主題。
“疙瘩式”是揚派盆景在樹樁造型上的又一種形式,制作必須從樹木幼小時開始,即在主干基部打一個死結,或繞一個圓圈,成疙瘩狀,顯得奇特別致,可分為“單疙瘩”、“雙疙瘩”和“多疙瘩”。
揚派的山萬盆景以平遠式為主,蘊涵著“潮平兩岸闊,風正~帆懸”的江南情致。
揚派樹樁盆景的常用樹種有:松、柏、榆、黃楊(瓜子黃楊)及五針松、羅漢松、六月雪。銀杏、碧桃、石榴、構把、梅、山茶等。山水盆景除用本地出產的斧劈石外,還使用外省的沙積石、蘆管石、英德石等。
蘇派盆景及其風格
有2500年建城歷史的蘇州,地處長江下游,太湖之濱,丘陵連綿,河漢密布,氣候濕潤,雨量充沛,適宜于植物的繁殖與生長,為樹樁盆景的發展提供了極其有利的地域環境和自然條件。
蘇州既是一座獨特的水城,又是一座集東方園林建筑藝術之大成的園林城市,自古以來就享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聲譽。蘇州城區水道縱橫,橋梁交錯,過去有水道近百公里,現在也有40公里;過去有橋梁325座,現在仍保存一百多座。唐朝詩人杜茍鶴的送友人游吳一詩寫道:“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左宮閑地少,小巷水橋多。夜市賞菱藕,春船載績羅。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從中可以窺見當時蘇州的風貌。由此地域環境孕育的蘇州方言,發音綿軟,一語三轉,因而被稱作“吳依軟語”。(與朱文長《琴史》中所指出的“蜀百躁急,若激浪奔雷”迎然不同。)
蘇州曾有園林(和庭園)220多處,歷經戰火,至今尚保存60多處,開放的也有二、三十處。蘇州的園林與其他城市豪紳富賈的園林有所不同,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大多出自當時文壇名士之手,因而體現了高度的藝術素養和強烈的人文精神。如拙政園,原為明朝御史王獻臣棄官還鄉后所建,其園址曾是唐朝詩人陸魯望的故宅,環境清幽,淡泊自然。以在建筑布局上出類拔革的留園,初為明朝太仆徐泰的私家花園,后歸清朝布政使劉蓉峰修尊改建為“寒碧山莊”,竹色清寒,波光澄碧。唐末吳越廣陵王錢元燎的池館“滄浪亭”,到北來為詩人蘇舜卿購得,后又成為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的宅第,故稱韓園,溪水瀠回,清幽古樸。如此等等,可以說每一座園林都與文壇名士有“緣”。園林藝術與盆景藝術本來就是一對“孿生姊妹”,蘇州園林建筑的高度成就,必然對蘇派盆景的形成與發展產生直接的重大影響,尤其是這些園林的創建者,有不少就是盆景藝術的愛好者、制作者。
蘇州不但是一座商業城市,更重要的還在于是一座文化城市,文物數量之多、質量之高、名聲之大,在全國也不多見。從唐朝初年起,蘇州就是江南地區的文化活動中心,詩文書畫蜚聲全國。三國時期有陸遜,晉代有陸機、陸云,盛唐的韋應物、白居易、劉禹錫等都做過蘇州刺史,晚唐有陸龜蒙、皮日休,宋、元以后出自蘇州的文壇名士更多,尤其是明朝以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為主將的“吳門畫派”,對蘇州盆景的藝術風格影響更為深遠。從蘇州人文震亨的《長物志》中可以看出,當時蘇州的樹樁盆景已仿照著名畫家的畫意、著名詩人的詩情進行創作,追求諸如“云林山樹畫意”之類的藝術境界《姑蘇志》:“虎邱人善于貧中植奇花異卉,盤松古梅,置之幾案,清雅可愛,謂之盆景。”蘇州近代著名作家、園藝家周瘦鵑就曾指出.“我的盆栽.一方面出自心裁的創作,一方面是取法乎上,依照古人的名畫來做。先后做成的有唐寅的《蕉石圖》、沈石田的《鶴聽琴圖》、夏仲昭的《竹趣圖》和《半窗晴翠圖》、清王煙容的《新蒲壽石圖》等。”(沈石田即沈周,王煙容即王原祁,清初畫壇“六大家”之一。)
蘇派樹樁盆景分為規則(即川派之規律)、自然兩大類。專統的規則類的主要形式叫“六臺三托一頂”,將樹干蟠成6個彎,在每個彎的部位留一側枝,左、右、背三個方向各3枝,扎成9個圓形枝片,左右對稱的6片即“六臺”,背面的3片即“三托”,然后在樹頂扎成一個大枝片,即“一頂”,參差有趣,層欠分明。陳放時一般都兩盆對稱,意為“十全十美”,所以很受達官顯貴、富商豪紳的喜愛;普通百姓也十分歡迎,圖個吉利,做到了雅俗共賞。
與規則類相互共存的自然類,隨著時代的前進,到了本世紀40年代,在以朱子安為代表的盆景藝術家們的大膽革新下,擺脫了傳統形式的束縛,采用“粗扎細剪”的技法,快速成型,賦予蘇派盆景以新的時代精神。所謂“粗扎細剪”,就是以剪為主,以扎為輔,對樹樁枝干用棕絲蟠扎成平整而略為傾斜的兩彎半S形片子,以后用剪刀修成橢圓形,中間略為隆起,盡可能保持其自然形態,狀若云朵,并按照樹木的生長習性,為每根樹樁結“頂”,從此不再向上,而是向側枝伸展,使之更加豐滿、美觀。“頂”的位置因樁而異,因勢而變,以期達到整個造型構圖簡潔,意境深遠的藝術效果,從而成為當代蘇派盆景藝術風格的主要特征。被譽為江蘇盆景之王:有500年樹齡的《秦漢遺韻》(圓柏)及《云蒸霞蔚》(大皈松)、《盛世銘》(雀梅)等都堪稱該派的典型代表作品,在全國盆壇藝苑也屬傳世珍品。
樹樁盆景常用的樹種有松、柏、雀梅、榔榆、黃楊、三角楓、石榴、鳥不宿等。
蘇派盆景的山水盆景也頗多古人畫意,富有濃郁的詩情,布局簡煉,章法嚴謹,生動地再現了江南風光。常用的石材有斧劈石、昆山白石、太湖石、英石等。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各派之間的交流日多,也引進其他石材品種。
海派盆景及其風格
上海市在長江口南岸,全境為沖積平原,僅西南境內有余山等火山巖丘,郊區河港密布,黃浦江、吳淞江(又稱蘇州河)流貫市內,為太湖主要泄水道和航運要道。唐屬華亭縣,宋始設上海鎮,元朝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設上海縣。鴉片戰爭后,被帝國主義侵略者強迫清政府辟為商埠。1928年設上海特別市。1930年改為上海市,迅速發展成為我國最大的工業城市,對外貿易、商業、金融業一度處于亞洲領先地位,號稱“東方明珠”。
上海的盆景藝術,已有400余年歷史。明朝隆慶、萬歷年間(公元1567~1620年),上海嘉定地區的盆景已具有當時的較高水平。在明朝王鳴韶的《嘉定三藝人傳》、陸廷燦的《南村隨筆》、清朝程庭騖的《練水畫征錄》等著作中,均有關于盆景的記述。
由于上海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在國內外貿易中的重要地位,逐步形成了一種勇于革新創造、善于吸收新鮮事物的海派文化,這種文化在京劇藝術上有非常突出的表現,成為京劇藝術的一大流派。在這種文化的薰陶下,上海盆景廣泛吸取了國內各主要流派的優點,同時還借鑒了日本及海外盆景的造型技法,創立了以師法自然、蒼古人畫的海派盆景。1965年,盆景專家周柏真提出“必須師法自然,反對矯揉造作、呆板失真,并要去蕪存青,在學習各地傳統盆景風格基礎上刻意求新”的主張。1978年,上海植物園成立盆景研究所,創作活動空前活躍。1982年,《上海盆景風格研究》的論文公開發表,海派盆景進一步被國內同行和愛好者公認和熟悉,并開始走向世界,多次在國際盆景評比活動中獲獎。
海派盆景不拘一格,不受任何程式限制,但在布局上非常強調主題性、層次性和多變性,在制作過程中力求體現山林野趣,重視自然界古樹的形態和樹種的個性,因勢利導,隨類賦彩,按照國畫理論要求,努力使之神形兼備。雖然也同所有北派一樣,講究技片造型,但技片不但數量較多,沒有固定規格,而且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疏密相間,聚散自由,以欣欣向榮為首要目標。因此,在技法上另辟蹊徑,扎剪并重,不用棕絲而用金屬絲纏繞枝干進行彎曲造型,而后細修細剪,以保持優美形態:剛柔相濟,流暢自然。
海派盆景選用的樹種非常豐富,落葉、常綠、花果各類應有盡有,現在已達140余種,其中以常綠的松、柏和色姿并麗的花果類為主,近幾年還從國外(如日本、葡萄牙等)引進一些樹種,使海派樹樁盆景更加多姿多彩。
上海境內沒有大山,但對山水盆景卻有較大的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過去,上海的山水盆景,一般都以硬石作為供石欣賞,即使是吸水的軟石,也置于深水盆中,僅現其山峰的姿態,而缺少詩情畫意。從60年代開始,董叔瑜、殷子敏等盆景藝術高手,對山水盆景采取大膽革新,吸取其他流派山水盆景的優點,率先采用淺口水盆,使其既能觀其山腰,更能欣賞到曲折多變的山腳(江岸)和波光瀲滟的水面。
現在海派山水盆景有兩大類型:其一是用硬質山石表現近景,盆內奇峰峻峭,林木蔥籠;其二是用海母石、浮石等軟質石材,細致雕琢出山紋石理,種上小樹(小草),以表現平遠、深遠的意境。不過,這兩種類型的山水盆景,就其總的風格而言,都比較遼闊,“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無疑是地域環境在盆景藝術家心靈上刻下的印記,體現出沖積平原的地域特色。